为了遏止肥胖儿童不断增加的趋势,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俄罗斯和韩国已决定将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请出中小学校园。而在我国,洋快餐却以极快的速度扩张。医学和营养学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培养青少年健康饮食观念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虽然还不到晚餐时间,但位于北京站前街的一家肯德基餐厅已几乎座无虚席。餐厅里就餐……
河南省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海林说,洋快餐在国外是蓝领工人的主要食物,是大众化食品。单就它的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来看,中国什么样的人群比较适合吃?应该是那些劳动强度大的体力劳动者。对于城市的孩子们来说,洋快餐不应成为他们的主要食品。然而,洋快餐却把主要消费对象“锁定”为广大的城市孩子,以强有力的广告宣传、价格优惠、礼品派送等促销活动吸引着孩子们。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渗透是洋快餐最常用的营销手段,策划多种青少年喜欢的活动、不断开发新品种等等。这些营销手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各方面刺激了孩子们的消费欲望。
肯德基、麦当劳进入国门,无数的青少年趋之若鹜,光顾洋快餐店与穿国际名牌服装等,成为他们现代时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3年初,伦敦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刊登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内分泌学家迈克尔·施瓦茨教授的研究结果。他发现汉堡包、炸薯条、炸土豆片等美式快餐可以引起体内激素——瘦素的变化。瘦素是控制人体饮食行为的激素,它的变化会使食用者特别是少年儿童难以控制进食量。由此看来,食用洋快餐导致发胖,不能单纯责怪食用者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是因为它有“成瘾性”。无独有偶,可口可乐也具有“成瘾性”。
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赵霖教授:洋快餐危及国人慢性食品安全。
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北京301医院微量元素研究室主任、营养科副主任赵霖教授认为,洋快餐危及国人慢性食品安全。慢性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对各种慢性疾病和人体健康与寿命的影响。食物当中的危险因素在人体中产生明显可见的疾病后果,一般要经过十几年至二十几年。经常吃洋快餐的人容易发胖,而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有关,这些疾病又被称为“代谢综合征”。在青少年时期,“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并不严重,但儿童时期的肥胖可以使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各种危险因素聚集,给他们成人以后带来不良后果。因此,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关系到他们一生的生命质量。
赵霖教授说,古人云“食以善人,食亦杀人”,合理、科学的饮食有助于健康,而膳食不平衡是疾病的主要根源。
洋快餐的某些食品是通过煎、炸、焙、烤的方式制成,在高温烹制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世卫组织专家研究发现:汉堡包、炸薯条、烤肉、炸鸡、薄脆饼中含有大量丙烯酰胺,其中炸薯条丙烯酰胺含量高出规定标准约100倍。丙烯酰胺可导致基因突变,损害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2005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各国食品安全职能部门要求相关的食品加工企业改变部分生产工艺,以降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随后,我国卫生部发出公告,提倡少吃油炸食品,以减少丙烯酰胺的潜在危害。
西方媒体曾刊登过这样一幅漫画:在汉堡包、热狗、炸薯条、冰激凌旁边写着“我们杀死的美国人和香烟杀死的一样多!”为什么?正是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美国人罹患癌症的比例相当高。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合作,对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大肠癌发病率进行调查,发现生活在同一纬度、同样居住环境的加州华人,其大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远高于浙江人。以一个病人与3个健康人的比例,两地各选择1200人进行生活习惯统计分析,移民美国20年的华人患大肠癌的危险性竟比浙江居民高出3至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