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4日,盛大文学有限公司宣布成立;2008年,网络文学十周年。十年,网络文学发生了什么?《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悟空传》、《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诛仙》、《梦回大清》、《杜拉拉升职记》、《浮沉》……这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吗?不是。十年,网络文学改变了什么?距离。互联网对我们最大的改变,在于让“……
2008年7月4日,盛大文学有限公司宣布成立;2008年,网络文学十周年。
十年,网络文学发生了什么?《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悟空传》、《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诛仙》、《梦回大清》、《杜拉拉升职记》、《浮沉》……这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吗?不是。
十年,网络文学改变了什么?距离。互联网对我们最大的改变,在于让“距离”消失——于是,在互联网上,我们的阅读· 表达·分享一体化:阅读者即创作者,创作者即传播者,传播者即自媒体。网络文学就是在这种独特的方式中发展和演变的。
讨论网络文学,首先要关注的其实是“网络”二字。就像罗盘和钟表的出现一样,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关于空间和时间的观念。更重要也关键的是,互联网带来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改变。MSN、QQ、SNS、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社区……互联网塑造的“我”们,独立而不孤立。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对自我和世界认知的思维模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感受事件和理解世界的方式。网络文学阅读潮流的演变,其实就是中国人在时间、空间、人际关系与自我的变化中变化的轨迹。
零距离:
阅读·表达·分享“一体化”
或许《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开启网络文学大门时,那个书名已经象征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亲密接触,零距离,距离消失。由此,我们迎来了阅读·表达·分享“一体化”的时代。传统意义上作者-编者-阅读者的距离逐渐消失。于是,网络文学十年征程,就是一种“距离”的演变史:
第一阶段,李寻欢、宁财神、安妮宝贝……《告别薇安》、《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死亡日记》……它们的旗帜是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它扛起了消灭“距离”的旗帜。但是,其内核和精神的代表却是安妮宝贝。我和你、她和他、网络和生活之间距离的消失,不过是一种确认自我并寻找自我与世界和解的可能性的努力,一如安妮宝贝多年后表示:“早期的作品,比如《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都是由内心的孩童所写。它们所要展示的,是一个女童的激烈极端,与自我和外界的无法和解。但是从《蔷薇岛屿》开始,这个女童的困惑,已经获得一种试图与自我和解的洁净。”互联网的“零距离”仍然只是一种象征,事实上,“距离”仍然存在并主宰着一切。所以,这一批网络文学作者后来都不约而同地“告别”互联网,回到生活:痞子蔡重新回归蔡智恒,安妮宝贝进入文坛,两人都成为常态的畅销书作者;宁财神做了编剧,李寻欢做了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