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建议中国将农村2800万绝对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以加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汤敏23日在贵阳举行的一个扶贫研讨会上说,亚行专家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中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应分两大块进行,即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针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问题,应将他们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按年均收……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建议中国将农村2800万绝对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以加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汤敏23日在贵阳举行的一个扶贫研讨会上说,亚行专家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中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应分两大块进行,即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针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问题,应将他们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按年均收入627元的标准补足余缺;针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应加大开发扶贫力度,使他们逐步进入小康。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中国政府扶贫成效显著。
然而,中国剩余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中有许多是五保户、残疾人员、需要搬迁的移民、患有长期慢性疾病等缺乏正常劳动能力或基本生活条件的人。汤敏指出,如果沿用过去的扶贫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亚行为此作了计算,如果按627元确定农村低保线,以2002年的口径计算,仅需27.07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支出的0.12%。
汤敏认为,只有把绝对贫困人口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各级政府才能全身心投入解决低收入人口的贫困问题,中国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步伐才会加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