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油炸后的食品,如炸薯条、炸馒头片、炸麻花、炸油饼等含有一定的致癌物丙烯酰胺,这一点,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警告过消费者。在国内,经媒体报道,很多人也都有所了解。但香港《明报》近日一篇文章进一步指出,在所有油炸食品中,越薄的,含丙烯酰胺就越多,对人体危害也越大。油温高导致丙烯酰胺增多《明报》的报道指出,……
高温油炸后的食品,如炸薯条、炸馒头片、炸麻花、炸油饼等含有一定的致癌物丙烯酰胺,这一点,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警告过消费者。在国内,经媒体报道,很多人也都有所了解。但香港《明报》近日一篇文章进一步指出,在所有油炸食品中,越薄的,含丙烯酰胺就越多,对人体危害也越大。
油温高导致丙烯酰胺增多
《明报》的报道指出,根据2003年一项调查发现,食物越脆越薄,丙烯酰胺含量越高,比如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就比薯条高10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在同等加工条件下,油炸食品肯定是越薄越有害。
她说,食物越薄,它在油炸时接受的温度就越高;温度越高,产生的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等就越多。比如炸油条、炸薯条和炸薯片相比,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都会加热到120℃以上,这时就会产生丙烯酰胺。所不同的是,炸油条加热时油温超过180℃就可以了;但更薄一些的炸薯条、炸薯片等,油温需要超过200℃,因此会产生更多的丙烯酰胺。人在长期低剂量食用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后,会出现嗜睡、情绪与记忆改变、产生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并伴随末梢神经病(如出汗和肌肉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