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以来,暴晒天气和暴雨狂风交替出现,高温稍活动一下就大量出汗,低温时又会感到凉意。在这样骤然变化的天气下,中风往往会“不请自来”。近日,记者从宣武医院了解到,6月份到现在,已经有300多人患上了中风。该院神经内科叶静副主任医师提醒,夏天是中风的高发期,尤其是老人,防御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喝水。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各种机能……
进入夏季以来,暴晒天气和暴雨狂风交替出现,高温稍活动一下就大量出汗,低温时又会感到凉意。在这样骤然变化的天气下,中风往往会“不请自来”。近日,记者从宣武医院了解到,6月份到现在,已经有300多人患上了中风。该院神经内科叶静副主任医师提醒,夏天是中风的高发期,尤其是老人,防御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喝水。
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各种机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更能诱发很多季节性疾病。中风就是夏、冬季的高发病。在我国,中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116-142人,中风后存活的人,有60%~80%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叶医师介绍,一般50-69岁的人最容易发生中风,其中60-69岁的人发病率最高,而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年轻人的患病几率也开始增加。不过,如果提高意识,合理调节身体,中风是可以避免的。
身体脱水诱发中风
一年中有两个中风高峰期,一是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一个就是现在气温在32℃以上的盛夏,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从医学角度来说,中风是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受天气影响,前者一般在冬季高发,而缺血性脑中风是夏天常见的中风反应。
叶医师说,夏天炎热,气温在32℃以上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蒸发,每天大约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液。虽然出汗能带走热量,对防暑有益。可是,排汗容易脱水,而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血压低、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他们对缺水的反应已不那么灵敏,身体脱水血液就会更加粘稠,大脑就会发生严重缺血。年轻人可以进行心血管功能自我调节,但老年人调节功能很差,而且随着年龄增加,动脉硬化程度也会增加,所以很容易出现缺血性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