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家住北京某小区的刘女士从幼儿园拿到了一封辖区疾控中心写给家长的信。信上说,又到流感高发季节,希望孩子尽快报名接种流感疫苗。目前有两种疫苗供选择,均为进口疫苗,价格为69元1人份,另加0.5元的服务费。联想到最近报纸上频繁出现介绍流感疫苗的文章,刘女士在为孩子交钱报名时,疑问随之产生:为什么“露面”的流感疫苗都是进口的?疫苗价格能不能再便……
□为什么国产流感疫苗会给人“质不如人”的印象?
一位疫苗生产方面的专家委婉地表示,一方面,确有个别国产疫苗质量不够稳定,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外生产疫苗的大公司市场推广手段更多,售后服务更出色。
另一位国产流感疫苗的厂家负责人对此更是直言不讳:差距就在“做市场”的功夫上。他举例说,自己厂生产的流感疫苗供应市场几年来,几百万份没有发现一例异常反应,而且价格还比进口疫苗便宜,但在与进口疫苗的竞争中仍然明显处于下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国外疫苗推销商跟疫苗购进的“甲方”,如政府官员、疾控中心主任很熟。某些国外大公司动辄拿出几十万元来召开研讨会,请各省市疾控中心主任或者免疫科长参加,这种研讨会往往集疫苗推销、联络感情乃至游山玩水于一体。但国内生产企业受体制、资金限制根本做不到。
■ 价格为何居高不下?
流感疫苗价格太高是刘女士关心的另一个问题。1人份近70元,一家三口就要200多元,花费着实不菲。流感疫苗生产这么多年了,按理说技术已经很成熟,为什么价格不能降下来呢?
□“2只鸡蛋制作一针疫苗”
据生产专家介绍,流感疫苗零售价格较高跟生产成本高有一定关系。记者曾经到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流感疫苗生产车间参观过,清一色的进口设备,无菌化的操作车间,先期投入非常大,这还只是生产外环境。而疫苗生产对工艺、原料的要求也很高。为此,一位技术人员举了“2只鸡蛋制作一针疫苗”的例子来说明。
据了解,鸡蛋蛋白是流感疫苗的培养基材料之一。每一针疫苗里的有效成分需要从2只左右的鸡蛋中提取。首先,供应疫苗所用的鸡蛋都要经过极其严格的筛选,鸡种、体内各种因子、是否污染、个头儿等诸多要素中只要差一点儿,就要被淘汰,精选出来的鸡蛋在制作疫苗的过程中被称为“鸡胚”。之后,将流感病毒毒株种到鸡胚中,慢慢培养,再经过纯化、灭菌等工序,过一段时间开始提纯。最后,经过相关生物试验证明该疫苗有效后才能生产。由于对鸡蛋蛋白高度过敏者会发生急性超敏反应等,才有了“对鸡蛋过敏者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的限定。很显然,这种对原料苛刻的要求增加了疫苗生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