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第三届国际保健节开幕。保健品放心工程峰会就保健品政策问题进行研讨,问题主要集中在保健食品。在商家和政府监督部门一起坐下来探讨保健食品未来的时候,老百姓还在保健食品相互竞争的漩涡中徘徊。一边是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一边是三天两头的保健食品问题曝光,大家不禁要问:保健食品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少人真的受益于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真的值得我们掏钱吗?保健食……
保健食品是通用的补品吗 健康是生命存在的基石,人们在追逐健康的脚步中,渐渐逼近“保健”这一健康质量的源泉。除去提高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还有许多大打概念牌的保健品商家。“老人要补钙、男人要补肾、女人要补血、儿童要补脑、妙龄女郎要减肥”,于是,各种各样的保健概念层出不穷。保健品宣传使人们走进一个误区:每个人任何时候都需要进补,大卖概念的保健食品就是最好的补品。但医学专家却认为: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不是人人都要进补。即使需要进补,人和人进补的东西也有不同。
有人说,我
失眠,吃了一些保健品就能够睡好,我觉得它有用。有人说,我眼睛干涩,吃了含有维生素a的保健品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到底是不是保健食品治好了我们身体的毛病?要睡得好,一片安眠药也可以做到;眼睛不再干涩,多吃点胡萝卜也可以解决。我们真的需要用大量的钱去购买包装精美的保健食品来保健康吗?
科学选择保健食品 1.标志和批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卫生部对这一食品的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第 号,进口保健食品:卫进食健字【】第 号。
2.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是表明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卫生部批准的功能性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只有22种,即: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利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等。食品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治疗作用。凡是超过上述22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3.保健食品的标签除与普通食品一样应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应注明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4.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因为是适宜特定人群的,所以在选购时应因人而宜。由于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和年龄差异,所选的保健品也不一样,因此,应当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食用。
5.对人体的疾病,无论哪一种保健食品都不能代替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