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男人总怀疑自己生了病,但每次医院的诊断结果都是一切正常。他为此十分苦恼,茶饭不思。妻子便拿了一本医书按一种病的症状来核对他的病情,他逐一对照,觉得每一种都和自己一样,很高兴地说:“我说我得了病吧,是什么病?”妻子把医书递给他,他一看,上面写着:妇科玻这当然是个笑话,但是像他这样没病找病的人,其实有的是心病,这种病医学上称做疑病症。……
疑病症原因何在
由于自卑而寻求心理防御 许多学者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新
精神分析主义者沙利文认为:患者由于自卑而寻求心理防御,采取了一种“替代性活动”以避免直接地面对自己的无能。由于病人是自然的弱者,患者便把自己心理上的自卑由生理上的疾病来替代。换句话说,疑病症是一种阻止充分参与生活的防御方式,这使患者很容易逃避他们感到有压力的情境。
爱钻牛角尖人际关系冷漠 心理专家们指出,患疑病症的人多具有钻牛角尖的特征,他们一般人际关系淡漠,与人缺乏真正的沟通,比较自恋。其理性和思维常会偏离,有时他们虽然知道自己的多疑是不正确的,但自己就是无法摆脱,带有强迫症状。这类人精神上容易紧张,性格内向,固执好辩,而且对自身特别专注,容易接受暗示。他们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
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他们知道烦恼于健康不利,但却苦于无法解脱、不能自拔。他们四处求医、向医生陈述自己的病情始末,又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或保证。
父母在养育孩子中的不良强化 父母在养育孩子中的不良强化也易导致疑病症。例如,一个平时对孩子漠不关心的母亲,只有当孩子生病时才表现出充分的母爱,那么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患上疑病症。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把不存在的疾病当作一种财富,他可以用此来寻求所希望的注意、关心和同情,同时也可以作为满足欲望的适当手段。总之疑病症患者在不存在的疾病中获得了许多“好处”。这使得他们“乐此不疲”地坚信自己那“不可救药”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