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温度太高或者天气太热,人就会受不了。如果用科学的测定,得出一个标准的话,热幅射强度超过每平方厘米每分钟l,5卡的时候,身体就要发生变化。身体无时不在产热,即使是静息不动,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也可达到40千卡左右;如果您出力干活,可以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加。这些热量要是积存在体内,不散发出去,那么,体温……
环境温度太高或者天气太热,人就会受不了。如果用科学的测定,得出一个标准的话,热幅射强度超过每平方厘米每分钟l,5卡的时候,身体就要发生变化。
身体无时不在产热,即使是静息不动,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也可达到40千卡左右;如果您出力干活,可以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加。这些热量要是积存在体内,不散发出去,那么,体温就将不是正常的37度,而是每24小时以26.4度的速度逐级上升,不出三天,我们的身体就会开锅沸腾了。
散热,是人体保持恒温的必要手段,包括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三种方式。所谓辐射,是人体的多余热量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散出。身体热量的40%,就是这样散失的。其次,将体热通过和身体接触的衣物或空气向体外散发,这就是传导和对流;而对流靠风,没有风,对流散热就不容易。至于蒸发,就是出汗。不要以为身体太热了才挥汗细雨;其实,即使在一般平静的状态下,每天也会有近1,000毫升(2斤)的水分,通过皮肤及肺不知不觉地被蒸发掉。大约每蒸发 l克水,就要带走身体0.58千卡的热。所以十天之中,至少有580千卡是从这个途径散走的。要是大汗淋漓,散热当然会更增加。
在高温的环境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热总是从高温向低温的地方移动。这样,一方面是身体继续在产热;另方面,环境的热量又不断往体内输送;结果,体热不但无法借辐射、传导及对流之道外散,反而越升越高,使体温远远超过正常高限。
这时候,身体散热的方式,就只有靠汗液的蒸发了。因此,酷热天里,在高温车间或地头干活,就不断淌汗,有时每小瞬时要流汗1.500毫升以上,并非罕见。可是,蒸发散热也有一定限度,温度太高,虽然挥汗如雨,但汗水不在皮肤上蒸发,而是滴到地上,这样的汗并不能起到发散体热的作用,这时,调节体温的能力已经到达极限,再也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