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空壳”奶粉是丧失人伦的无良成人对未谙世事的赤子犯下的罪孽的话,那么人类不计一切后果的经济发展、开发和高消费造成的二氧化碳增多(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将无情地导致粮食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流失……没有任何营养的劣质奶粉(又称“空壳奶粉”)从2003年5月以来,已经在安徽阜阳导致171名婴儿严重营养不良综合征,其中死亡13人,病死率高达7.6%。成人对……
二氧化碳与食物质量
所谓目光短浅的经济发展是指人类只一味追求gdp而忽略环境保护,只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略可持续发展,造成杀鸡取卵或自杀性的开发与发展。比如,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的持续升高并造成温室效应就是这种恶果之一。它不仅造成海拔低的国家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也使得疾病丛生,危及人类健康。同时,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是使粮食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微量元素减少,造成低营养粮食的产生,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与正常情况下生长的作物相比,受到较高浓度二氧化碳影响的作物产出的粮食就成为相对的“低营养粮食”。人们吃了这样的粮食往往是感觉饱了,但不久就会产生饥饿感,就是俗语所说的“肚子饱了”,但“嘴还不饱”。
谁来监管食品营养?
当然,科学家进行的这种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影响食品质量的实验结论也许还需更多的实验来重复验证。但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多,低营养食品的大量产生和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并非杞人忧天。
也许,人类急功近利的做法还不仅仅是掠夺性开发和盲目的经济发展以及高度消耗资源的消费,在生产我们所离不开的食物中,无论是植物性食品还是动物性食品,都受到追求高额利润和最大经济利益的驱使。比如施用大量的各种生长激素、化肥、抗生素,以缩短作物和动物的生长期,加速其成熟。其结果也必然会造成“低营养食品”。
比如,鸡的自然寿命是7年,可是一只“西装鸡”的产生只要7个星期。从小鸡一出蛋壳就像填鸭似地不停地喂它们,而且让它们在暗无天日和卫生条件极差的狭小的鸡笼里生长,从不见天日(出生时见一次阳光,斩杀时再见一次阳光)。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催生的鸡即使吃的是“山珍海味”,也不可能在49天内就成长为可供人享用的肉成品。饲料中的生长激素、抗生素早已成为催生鸡成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市场上的鸡70%有眼病,30%常咳嗽,15%有气喘和慢性支气管炎。这样的鸡不幸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不用精确测量,这样的动物食品其营养性如何,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