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体重将近200斤的中年游客在攀爬凤凰岭时突然晕倒,经过医护人员的急救才转危为安。医生介绍,这位病人是由于以前的颈椎病史导致了在攀山过程中剧烈运动出现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进入初夏,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了运动健身的行列,但是单纯为了健身而健身,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对健康并没有什么好处。如果身体已经有了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健身前应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
■糖尿病患者锻炼前要体检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作为众多“富贵病”中的一种,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一直处于上升中。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锻炼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水平和未来生存的质量。不过,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所以在开始锻炼前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肾功能、眼睛、足部、血脂等方面,从而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比如,足部功能受影响时,游泳就比散步更好;经常出现低血糖时,在室内锻炼或者找一个朋友陪伴显得更明智。
糖尿病患者在锻炼前30分钟最好能检测一下血糖,如果血糖过低就要准备好加餐。免得在清晨空腹锻炼时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糖尿病病人还要准备好在锻炼中进行检测,尤其是在开始一种新的运动方式时。如果发现血糖过低,也应该停下来进行加餐。长时间、高强度的锻炼可以消耗存储在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所以在方式、运动量不同于平常时,严格血糖的检测有助于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不过如果血糖高于300mg/dl的时候,在血糖降下来之前不要进行锻炼。
早晨温度低,有并发
心脑血管病的糖尿病患者在遇冷空气和劳累时容易发病,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把锻炼的时间放在下午或傍晚,不要盲目求早。足部并发症容易困扰糖尿病患者,所以在锻炼时穿上适合运动的鞋特别重要。鞋子旧了要及时更换。锻炼完还应该及时检查双脚,如果发现水疱、红肿、局部发热等要尽快和医生联系。
■高血压患者适合舒缓运动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慢跑、步行、打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更适宜。散步可以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5到50分钟之间,每天一两次都可以。慢跑运动量比散步大,更适合较轻的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动作柔和,能使血管放松,促进血压下降,而且思想集中,心境宁静,有助于消除
精神紧张因素对人体的刺激。
高血压病人在锻炼时不要进行有过度低头的运动,因为低头时大量血液流向大脑,老年人血管弹性差,遇到急速充血颅内压会突然升高,严重的可能有脑血管意外。长跑途中也不要突然停止运动,因为下肢运动的突然停止会使大量血液滞留在下肢血管内,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处于最高部位的脑组织对缺血反应十分敏感,也会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开始锻炼时,要严格控制运动量,放松性、节奏较慢、运动量较小的活动能收到较好的降压效果,运动时的最高心率最好不要超过每分钟100到1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