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2004的绿茵硝烟,注定让人无法入眠。6月12日午夜开始的31场比赛到7月5日才会落下帷幕,每场比赛,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球迷的目光。由于6个小时的时差,比赛看完天也亮了。每个球迷都要付出牺牲睡眠,熬红眼睛,甚至健康透支的代价。不过,对于真正的球迷,他会反问:分享绿茵大餐,你说,值不值?!不看欧锦赛,那你一定不是准球迷!对于他们,每场比赛都提供了无法割舍的看点和乐趣……
如果一定要喝茶:
1.最好喝绿茶。绿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相对红茶和其他茶类,对人体的益处更多。
2.还可以自制一些对熬夜后的身体有帮助的茶类,比如,安神养眼的枸杞茶。
链接
小心生活方式疾病
北京市卫生局在北京20个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进行了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北京市民患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疾病,这一数字比2000年高出了4.5个百分点。北京市民生活方式疾病等慢性病的患病发生率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和慢阻肺等。造成这些慢性病“流行”的危险因素是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近一半的市民少活动或不参加锻炼,存在心理压力困扰者也占42.9%。另外就是吃咸食、高脂饮食、吸烟,还有体重超重。诸多的生活行为危险因素仍呈上升趋势。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刘泽军介绍,在2002年,本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生活方式疾病的死亡率,已占前10位死因疾病的七成以上。在北京,每20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现在因冠心病进行搭桥术的患者年龄也提前了5至10年。此次调查涉及两万多本市6岁以上的居民。结果表明,8种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率是城区高于郊区,男性要高于女性。患病人群仍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多,但中小学生的患病率却高于青年,专家分析是由于中小学生肥胖比例大所致。中小学生的肥胖率已由1991年的10.61%升至18.17%。因此,对生活方式疾病的预防应从小开始。“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是21世纪的健康箴言。专家指出,人们对自己疾病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生活方式疾病患者,只要改变日常行为就可以获得健康。由北京市卫生局统一编制的《患者自我管理康复手册》,可看做是个人健康的信息档案。其中有每日行为标准,病人可以对照做;每1到2年按照上面的心理年龄标准可进行自测。只要1周下来反省一下,做个记录就行。该手册首批印制了5万册,将率先在全市的20个“综合防治示范社区”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