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0岁是中老年交替的关键时期,许多人在这个时候会受到来自健康方面的困扰,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60岁的时候仍然拥有30岁的心脏,身体状况一切良好,这关键在于他们有比较强的保健意识。60岁的男性应该怎样防范疾病?常见病有哪些先兆?如何推迟和延缓衰老?健身应该注意什么?请关注专家的提示。锻炼隔天做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健身不能只爬楼梯……
劳逸结合 营养全面
五谷杂粮能保动脉弹性 解放军306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晓非主任:人到了60岁左右,必须要注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各种疾病,包括
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其中临床最常见的是脑卒中和冠心病。一般来说,男性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普遍比女性要早。
王主任说,并不是在60岁以后才会出现动脉硬化,其实,动脉硬化从我们每个人出生时就有,只不过随着年龄增加,动脉硬化会逐渐加重,60岁后病态反应比较明显而已。适当的预防可以使动脉硬化的程度变得相对缓慢。主要措施之一是从60岁开始,每半年就要做一次体检,及早发现疾病的苗头,此外还要注意控制体重以及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三高”症状。平时要劳逸结合,要经常活动,记住:只要动,就比不动要好。要注意保持
心理健康,开朗、愉快。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烟酒一定要节制,实践证明,在遗传基因等外因相同的情况下,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
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患病率明显要偏高,尤其是那些既有家族史又有吸烟不良嗜好的人,身体状况会更糟糕。最后,王主任强调,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与饮食密不可分,常期高脂肪饮食者的患病率较高。平时要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如各种蔬菜,还应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小米、高粱米以及各种豆类等。
腌制食品和陈旧花生均能致癌
清茶淡饭最养胃
吃药不能滥 毒性攻心肝
“老病号”可别吃错了药 解放军第306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药理学博士王杰松:60岁人群中不乏“老病号”,选药或用药不当,药物滥用或误用均可引起药源性疾病。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引发药源性疾病的原因很多,但从许多统计资料看,主要原因还是不合理用药。滥用、错用药物或不按医嘱服药都易引起药源性疾病。60岁左右的患者,由于生理机能的改变,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如果仍按照正常剂量,极有可能由于药物蓄积引发药源性疾病。
王博士指出,许多患者在疾病缓解后就停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任何疾病的病程都遵循一定的规律,疾病从缓解到痊愈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到底什么时候停药,还需要区别对待。有一些疾病无法根治,用药治疗只能减轻症状,一旦停药症状又会复发,需要不断维持给药。有些药物长期服用,骤然停药后可发生停药反应,这时应逐步递减药量,直至停药或定期间断停药,切忌突然停药。对于那些无特效药物的疾病,例如感冒,药物一般仅能治标(消除或减轻症状)不能治本(消除病因),最终要靠自身抵抗力才能消灭病毒,这一类药物在症状减轻后,可以停止使用。
如果仅仅在疾病缓解阶段就停药,势必前功尽弃,从而会引起病情的反复,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程延长,增加耐药性,导致疾病向慢性化发展,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