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主要临床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疼痛,常有季节性加重,此外尚有反酸、呃气、恶心或者呕吐等程度不一的消化系统症状。本病多数起病隐袭,反复发作,缓解复发交替进行。中医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成为寒冷型、气滞型、郁热型、瘀血型、虚寒型、阴虚型六型、饮食治疗需依不同情况,对症施治。一、寒冷型:多为暴食生冷所致,胃……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主要临床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疼痛,常有季节性加重,此外尚有反酸、呃气、恶心或者呕吐等程度不一的消化系统症状。本病多数起病隐袭,反复发作,缓解复发交替进行。
中医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成为寒冷型、气滞型、郁热型、瘀血型、虚寒型、阴虚型六型、饮食治疗需依不同情况,对症施治。
一、寒冷型:多为暴食生冷所致,胃病急发时,得热缓解,食疗方有:
1、生姜6克切成薄片或细末,与粳米75克、大枣10枚,共煮成粥。功效:暖胃散寒。
2、老姜250克、红糖250克,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天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功效:温中散寒。
二、气滞型:多因气怒加重,胀痛攻窜不停。食疗方有:
1、砂仁5克、粳米75克。砂仁研为细末与粳米共煮成粥。
2、桔皮、粳米适量,共煮成粥,顿服。
三、郁热型:胃痛灼热,口苦口 渴,便干尿赤。食疗方有:
1、新鲜马兰根30克,水煎代茶饮。
2、无花果连枝焙干研末,沸水冲泡,热温服。每次服5克,日服3次。功效:清热和胃。
四、瘀血型:大多痛处固定,甚者呕血便黑。食疗可选用:
1、仙鹤草30克、红枣10枚,水煎、饮汤吃枣。功效:止血、补气健脾。
2、小白菜250克,洗净剁碎,以食盐少许腌拌10分钟,用纱布绞取汁液,加白糖适量,每日3次,空腹服。
五、虚寒型:大多隐痛,喜暖喜按,劳累后易复发,食疗方有:
1、小茴香5克,炒后煎汤去渣,入粳米75克煮粥。功效:温胃健胃,行气镇痛。
2、干山药片60克或鲜山药100~120克洗净切片,与粳米100~150克煮粥。具有补脾止痛之功效。功效:补脾止痛。
胃溃疡食疗方
1.羊乳饮
原料:羊奶250克,竹沥水15克,蜂蜜20克,韭菜汁10克。
制法:将羊奶放入奶锅内,烧沸后,加竹沥水、蜂蜜、韭菜汁,再继续用火烧沸即成。
服法:代茶饮。
2.枇杷饮
原料:枇杷叶10克,鲜芦根10克。将枇杷叶用刷子去毛,洗净,烘干。
制法:鲜芦根切成片。枇杷叶,鲜芦根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30分钟即成。
服法:代茶饮,温服。
3.槟榔饮
原料:槟榔10克,炒莱菔子10克,桔皮1块,白糖少许。
制法:将槟榔捣碎,桔皮洗净。槟榔、桔皮、莱菔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搅匀即成。
服法:代茶饮。
4.桔根猪肚
原料:金桔根30克,猪肚1个。
制法:将金桔根和猪肚洗净切碎,加水4碗,煲成1碗半,加盐少量调味。
服法:每2天吃1次。
功用:补胃和胃健脾止痛。
5.佛手茶
原料:鲜佛手15克(干品6克),胡桃20克。
制法:用水冲泡代茶或用佛手、胡桃各20克,煎水代茶饮。
服法:两种方法均代茶饮。
功用:舒肝止痛、健脾。
6.柚皮粥
原料:鲜柚皮1个,粳米60克,葱适量。
制法:柚皮放碳火上烧去棕黄色的表层并刮净后放清水冲泡1天,切块加水煮开后放入粳米煮粥,加葱米、盐、香油调味后食用。
服法:每2天吃柚皮1个,连食4~5个。
功用:舒肝健胃,止痛。
7.黑枣玫瑰汤
原料:黑枣,玫瑰各适量。
制法:枣去核,装入玫瑰花,放碗中盖好,隔水煮烂即成。
服法:每日3次,每次吃枣5个,经常食用。
功用:健脾和胃,补血活血。
8.鸡蛋莲藕汁
原料:鸡蛋1个,莲藕250克。
制法:鸡蛋液搅匀,加藕汁30毫升,酌情加冰糖调味拌匀,隔水煮熟即成。
服法:每日1剂,连服8~10天。
功用:健脾和胃,活血化瘀。
9.牛肉仙人掌
原料:鲜仙人掌30~60克,牛肉60克。
制法:将仙人掌洗净切碎,牛肉切片,共同炒熟,加适量调味品后食用。
服法:每天1次,连食5~10天。
功用:健脾和胃,活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