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女人快乐,男人能够付出到何等程度?”在有关《抛开你的手帕》的评说中,这似乎是最常见的解释,并联系到导演在男女之间的“性别战争”中的切身经验。然而在我看来,这种带着黑色温情的解释也许切合影片的黑色幽默一面,却忽视了其中释放出的致命的颠覆力量,也忽视了影片最后实现的妥协的意义所在。索朗日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好女人好妻子,她几乎符合一个社会对女人所……
“为了让女人快乐,男人能够付出到何等程度?”在有关《抛开你的手帕》的评说中,这似乎是最常见的解释,并联系到导演在男女之间的“性别战争”中的切身经验。然而在我看来,这种带着黑色温情的解释也许切合影片的黑色幽默一面,却忽视了其中释放出的致命的颠覆力量,也忽视了影片最后实现的妥协的意义所在。
索朗日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好女人好妻子,她几乎符合一个社会对女人所有的道德要求。她沉默寡言、从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欲望;她顺从而被动地接受丈夫的安排;她热爱家务活、不停地打扫、洗衣、编织。从影片一开始,索朗日就表现出一系列强迫性神经症的征兆,她的眼睛空洞地大睁着,她永远没有胃口、吃饭似乎只是为了强迫自己活下去,她总是胃疼、偏头疼、时不时地晕倒。镜头中的索朗日笼罩在丈夫拉乌尔焦躁不解的目光中。此时影片给我们的信息也就是拉乌尔想要知道的:似乎发生了什么事,使索朗日变成这样一个夸张的、漫画式的女性样板。然而在他的讲述中,疑团很快被消解的,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去的索朗日和如今的没有多少区别,在拉乌尔的幸福时光中,索朗日一样是每天沉默地坐在壁炉旁编织,每周跟他去吃饭,或许唯一不同的是,那时的她经常“微笑”。只是这个在拉乌尔回溯的想象中出现的微妙姿势,构成了他行为的全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