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春节前夕,麦加与我坐在经三路的一间小酒吧里。那天晚上我俩喝了许多瓶啤酒,说了许多酒话。话说过就散在空气中,但啤酒喝进肚子中,就有了作用。能直接看到的是那些啤酒瓶,绿色的,如同树桩。还能听到声响,那当然是啤酒的泡沫声。麦加说:明天“三弟”要结婚了。我瞪着他问:真的?他答:真的。醉眼蒙中,麦加的面孔一片模糊。我们又猛饮一阵,小酒吧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可是,现实中的距离是巨大的,现实的道路,也把浪漫的情怀分割得支离破碎!身份、户籍、年龄、出身、职业、住所、学历……每一个填进空格中的方块字,都是一条河流或一道山梁。
我和“三弟”的故事,也许只不过是都市混凝土峭壁上开放出的一朵脆弱的小花。我知道,是因为我的投入和认真吓着了她──那在朦胧晨光中刚刚绽放的紫罗兰。
作为一个都市中的漂泊者,作为一个现代诗歌的信徒,我有着太多的话语,“三弟”就成了惟一的倾听者。但当我真情难禁地吐露我的爱情时,她却十分得体地“婉拒”了。
那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我收到她一封信。信中写道:“你的感情是美好的,震撼人心的,我多么想要拥有一份这样的感情啊!但是,我已经没有资格再去接受……我能回应你的,只能是友情,只能是一份永远不变的感动和……距离。也许,我让你失望了。
也许你会怨恨我吧?那就让我认认真真地叫你一声'大哥'吧……”“三弟”,我亲爱的小姑娘!对你我会“怨恨”吗?不,不会的。因为从爱你的那一刻起,我就看到了结局。并且,现在的结局比我想像的要好得多。不是吗?男女之情,难道只能有一种归宿吗?显然不会是。准确地说,我对“三弟”的爱恋,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而只是一个“精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