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话不投机半句多;夫妻朝夕相处,生死与共。婚姻离异的缘由,说千道万,除了少数的是出自性障碍之外,绝大多数是源于性格不合。因此,要防备婚姻的裂变,应着眼于夫妻性格不合的矫治。日本婚姻心理学家泉宇佐,对夫妻争吵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妻子提出的前三位原因的顺序是:性格(急躁、任性)──社会态度──在家庭里的作……
心理学认为,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形成了某种性格特征后,犹如戴上有色的眼镜,待人接物,一举一动,无不烙着其特征的印记。比如,急性的人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慢性的人所作所为无不迟迟缓缓。性格是人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性格虽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要改变它却相当缓慢、困难,所以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因此,性格不合的夫妻,朝朝暮暮,要长期地、无条件地和平共处,委实困难。
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亦必须看到:所谓性格合不合,或者说情意投不投,并非绝对,性格相合是相对而言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小夫小妻,新婚时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但到了后来却反目相对,感情上格格不入,成了冤家对头;而另一些夫妻,结婚时性格不合,时有别扭,感情淡薄,但到了后来却夫唱妻和,妻行夫随,好不热乎。
婚姻心理学认为,所谓夫妻性格不合,实质上是这一方没有使另一方如愿以偿。同样道理,所谓性格相合,情意相投,就是夫妻双方彼此都能获得满足。这种互相满足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夫妻的性格不合,即使已到了见到对方都感到是一种精神折磨的地步,还是不要轻易分道扬镳为好。与其束手待毙地哀叹与对方性格不合,不如身体力行,通过主观努力,在实现家庭职能中相濡以沫,弥缝不合,摆脱困境。
如何摆脱夫妻性格不合的困境,进而弥合夫妻间的缝隙呢?最好是用异质整合的方法。夫妻性格的异质整合,一般要经过迁就、接纳、应心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