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用博客来炒作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宣传或分享千奇百怪的癖好,发布最快最新或是犄角旮旯的新闻——用它来给自己找份称心的工作,又有什么不可以?事实上,许多主流博客网站已经在为用户提供求职博客的服务,甚至有专门的求职招聘博客出现。即使是落叶也要寻找最合适的地方据CHR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一项关于博客的数据显示:专业人士、经理人、娱乐业人士最容易通过博……
你可以用博客来炒作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宣传或分享千奇百怪的癖好,发布最快最新或是犄角旮旯的新闻——用它来给自己找份称心的工作,又有什么不可以?事实上,许多主流博客网站已经在为用户提供求职博客的服务,甚至有专门的求职招聘博客出现。
即使是落叶也要寻找最合适的地方
据CHR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一项关于博客的数据显示:专业人士、经理人、娱乐业人士最容易通过博客找到伯乐,也就是欣赏自己或自己欣赏的人。这三类人的比率分别为72%、45%和38%。
你还只会在招聘网站填写电子简历这一招吗?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在这个个人媒体抬头的时代,自己就是品牌,而博客就是你的一张新名片。
●博客求职交战守则
如何让这个新工具发挥最大作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十分注意:
1、求职意向要明确
如果你既想做销售又想做市场,既想搞IT又想搞贸易,既想做助理又想做经理,那么奉劝你最好不要通过博客求职。
2、切忌虚假夸张
这一点并非只针对求职博客。
求职博客和个人简历一样,是求职时的另一张名片。任何虚假夸张的东西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会被拆穿。而且求职博客比简历更难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当你在求职博客上虚假夸张自己的经历、能力时,是很容易被人识破的。这不像简历只是简单的两张纸,求职博客更多的是需要从内容的填充上去表现自己。这是一个自我展现,也是自我考验的过程。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虚假夸张后的影响。博客是个互动平台,看客可以与博主互动。被别人发现你在虚假夸张,抓住小辫子可就不妙了。失败的案例,可以参看前一阵火热的毒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