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喽,大家来唱唱歌也没犯法啊1“朋友?那他叫什么名字?”警察指着本来跟她坐在一起的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子问道。那女子有点紧张,想了一会儿说道:“他叫娇哥。”“娇哥?有这样的名字吗?”警察边说着,边翻看身份证。接着又问那位十八九岁的女子同样的问题,那女孩子仍然在啜泣,说道:“你们饶了我吧,我妈妈生病了,我才出来做这个的。”刘……
马哥说道:“孙处今天晚上喝高了,不知道能不能来。”
“叫来叫来,跟兄弟们一起热闹热闹。”
马哥打了一个电话之后,说道:“他说他赶过来。”
进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容光满面精神抖索,杜大勇马上起身跟孙处热情地握手,接着碰杯,接着唱歌。孙处的歌,实在太难听,他大概也觉得不该继续丢人现眼了,把话筒一放,大叫一声:“继续上酒!”
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杜大勇说道:“孙处,马哥,怎么样,今天晚上到此为止?”
孙处说道:“我看行,阿杜,你够哥们。”
“孙处今天能来跟我们一起热闹热闹,我们非常荣幸啊,”杜大勇搂着孙处的肩膀,又大声叫道:“小姐,买单。”
孙处马上制止了他:“诶,不用,我来。小姐,你们老板呢?把你们老板喊来。”
那天晚上,杜大勇没有买单,孙处没有买单,买单的是红灯笼夜总会的老板。过了两天,徐雅神秘兮兮地跟刘芒说:“那天晚上,那个老板塞给孙处这么厚一叠钱,肯定有一万块。”说完这话之后的两天,徐雅在东门逛街时被人抢了包,损失不大,因为徐雅也是穷光蛋一个,可是办理各种证件,花了她一个多月的时间。这让她明白一个道理,警察的坏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哪怕只是偷偷地说。
9
对于记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记者乃无冕之王,权利大无边,尤其出去采访时,被采访人出于礼貌总是皮笑肉开地说道:“欢迎欢迎,无冕之王啊。”这时候,记者大佬们或者得意洋洋或者一脸谦卑。另外一种说法是所谓记者,就是把假话说成真话的人,这些人认为,记者就是靠说谎混饭吃的人。有一个传说,某记者下乡采访一个老农,让老农谈谈现在的幸福生活,谁知道老农张口就说:“世界上有两种人该杀,一是当官的,一是记者。当官的贪污腐败,记者帮忙掩饰,一唱一和,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很多人以为记者东奔西跑,生活定然丰富多彩,其实干多了,也便枯燥无味,当然我刚工作那会儿,也觉得多彩的人生在等着我,火热的生活在召唤着我。
刘芒刚到电视台的时候,觉得天高地大,海阔天空,身为记者,趾高气扬,自命不凡。一次跟杜大勇去东门茂业百货拍新闻,其实不是拍茂业百货的新闻,只是要做一条商业方面的消息,需要一些画面,他们要到茂业百货拍几个镜头。但是保安温文尔雅地拦住了他们,说商场内禁止摄影。刘芒觉得受到了侮辱,觉得记者的权利遭到了践踏,他怒不可遏,问道:“凭什么不准拍摄?”那保安依然温文尔雅地说道:“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商场的规定。”“你们商场大,还是国家法律大?”刘芒准备跟保安理论到底,但是杜大勇及时制止了他,跟保安非常客气地说道:“先生,不好意思。我们是电视台的记者,我们想来拍摄几个画面,可以跟你们领导联系一下吗?”
后来的采访进行得很顺利,结束采访后,杜大勇跟刘芒说道:“深圳这地方,什么都要讲规矩,你到了人家的地方,就得遵守人家的规矩。所谓和气生财,如果你一直跟他吵下去,永远没办法采访。你刚才说商场大还是国家法律大,刘芒啊,我们现在没有新闻法,记者的权利空间到底有多大,我们谁都不知道。”
从那之后,刘芒渐渐变得慎重起来,他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最主要的就是要学会放下架子。
刘芒跟着杜大勇采写各种各样的新闻,有百姓投诉,有社会热点,还有市里的各种会议。刘芒最喜欢的是做百姓投诉,这时候,他觉得自己真的成了老百姓的代言人,是正义力量的化身,是一切丑恶现象的宿敌。最枯燥乏味的就是会议新闻了,老百姓不喜欢看一个个领导在电视屏幕上亮相,刘芒也不喜欢拍摄一个个领导的大头像。而且新闻部有规定,凡是市领导的会议,不管重要不重要,都要拍完,领导走了我们才能走,领导没走我们绝对不能提前开溜。会议大多是冗长乏味的,刘芒坐在台下,听着一遍遍的老生常谈,耳朵都要长出茧子来了,屁股都要长出痤疮了,但还得继续坐在那儿。许多人认为,枯燥的会议新闻是最容易拍摄的,其实不然,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东西。大凡市领导的会议新闻,有这样几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