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男性的胡子都产生了厌恶Judy,18岁,高中毕业小学时,一天中午我独自穿过一段山路去上学,远远看见一个中年男人站着冲自己笑,当时只是觉得怪怪的,等走近了才发现那个男人竟然脱下了裤子。我吓了一大跳,一口气跑回家,向家人哭诉刚才的事情,但家人听了以后并不以为然。我当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好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又像是自己受了欺负,很害……
当时我很害怕,找他商量,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后来买了药,我一个人在家吃了,整整一个星期,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当时也没对孩子有什么歉意。可一个月后,直到现在,我经常会从噩梦中惊醒,梦见孩子哭着指责我。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个阴影。
专家点评
避免给孩子“二次伤害”
在这些案例中,我们总发现家长的角色缺失了。家长本应该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个老师,通常情况下,成员之间感情不好、沟通模式不健全的家庭,孩子更容易受伤害。由于沟通模式不健全,孩子很少将外面的信息反馈给家人,甚至由于沟通不良,女孩子受了性伤害也不敢告诉父母。
即便是在家庭成员感情融洽的家庭,性教育也是有欠缺的。大部分的父母得知孩子遭遇性伤害后的第一反应是伤心痛哭,这样让孩子在还不懂事的情况下就感到这是一个天大的不幸,认为自己是坏孩子了,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伤害。
对此,四月天热线电话负责人何明华建议:不要对孩子进行“二次伤害”(指的是女孩儿遭受性侵犯后,父母、周围的一些人以及办案的司法人员在言语上、态度上对她的继续伤害)。因为让少女重复诉说受侵害的过程,这本身就会极大影响到孩子创伤的康复。
何明华指出,父母首先自己要接受事实,敢于正视它、面对它;其次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安慰,告诉孩子“我们相信你,这事不是你的错”,如果事情严重,必须选择报警。报不报警,对于孩子心理上的意义非常重要。如果报警,那么孩子会认为我的父母是爱我的,他仍然是保护我的,这件事不是我的错!否则孩子会沉浸在一种错误的认知观里,甚至会认为自己根本没有人可以求助。
如何避免孩子遭遇性伤害呢?何明华强调说,家长应及早预习“性教育”,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后再补习“性教育”课。家长注意及时与孩子沟通,并在孩子5、6岁时就应该给孩子传授性知识。比如在香港,5-6岁的女孩子就被教育熟悉“模型娃娃”的身体,告知孩子哪些地方只有自己和妈妈能碰,如果其他人碰到的话要及时告诉家长,这样才能让少女形成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