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人原料:女人做法:女人+理性=香港女人提示:东西合璧、中洋混“吃”饮食风尚下的一道“名菜”说起来惭愧,流行了很久的“麦兜”的故事,前两天我才刚刚看。带着隐隐的怜惜,马上就爱死了那个叫“麦兜”的小猪,也喜欢上了麦太太,连带着也就唤起了对香港的记忆。因着“麦兜”,这记忆也变得温暖起来。那是一个活色生香的城市,有着活色生香……
日本女人
原料:女人
做法:女人+非传统=日本现代女人
提示:想品“河豚”之鲜美,需先冒中毒之危险
在日本,理想的女人身兼妻子、母亲、情人三种角色。 像日本男人一样,她们也严格遵循“建前”(即公开场合循规蹈矩的言谈举止)和“本音”(即私下的感情、观点)的区别,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场合,做合适的事、说合适的话。她们彬彬有礼、鞠躬微笑、身着和服的姿态,美艳而富有民族风情。
性别分工在日本一直受到过分的强调。男主外、女主内。首先她全权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许多工薪阶层往往将工资全部交给妻子,而沦为500元族(早上出门是从老婆手里要500日圆——合30多元人民币,作为一天的零花钱,因为近年来通货膨胀后变为“1000元族”)。送走丈夫或孩子,她迅速打理家务,然后头面一新,与同伴们进行各种有益身心的休闲、购物、花道、茶道等活动(或者婚外恋)。丈夫们下班后往往要和同事或客户去居酒屋或夜总会喝酒、应酬,对此妻子们毫无怨言。不管丈夫多晚回家,一个合格的妻子都会整装以待,为他备好替换的衬衫短裤、调拭好洗澡水,或者陪丈夫小饮几杯。但另一方面,由于忙于工作,许多日本男人不仅在育儿方面完全放弃了父亲的权责,甚至连削苹果、穿靴子等日常起居都离不开老婆的细心呵护。所以,不可否认,正是她们曾经的胼手胝足、提供后方动力,才让日本男人咬着刚毅的下巴驱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
时代变迁,七十年前徐志摩吟咏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沙扬那拉”已几成绝响。新时代的日本姑娘已改头换面,说话惊鸟走兔如梁山好汉,拍起男人的肩膀也是如擂战鼓、铿锵作响。青春年少的女孩热衷“援助交际”(少女为金钱给能当她们父辈的中年男子陪笑或陪身),旁若无人。三四十岁的职业女性独善其身而多恋爱、少结婚,决不满足于端茶倒水等秘书和杂务工作。节假日飞赴海外旅行,逍遥潇洒像“花子”(热衷消费的女青年)一样。
娶一个日本女人为妻曾经不仅是大多数东洋人,甚至是许多西洋人的梦想。但是要想让这个美梦不至于成为噩梦,最好不要从梦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