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因为鬼虚无缥缈,没有一定之规。不过中国人心目中的鬼,却有着生动的形象,他们是长发飘飘的聂小倩,是深情款款的杜丽娘,是笑语盈盈的婴宁……与这些善良、美丽的女鬼相比,男鬼就显得比较苍白,为什么中国有个性的女鬼多?中国著名民俗学家、鬼文化研究专家徐华龙先生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惑。中国女鬼爱憎分明中国男鬼没个性中国的鬼给……
7.勾魂鬼:人们都很害怕长着鸡爪子的勾魂鬼,这与古代相信人有灵魂的观念密不可分,人们认为他的到来就象征着人的死亡,因此病人忌讳谈及勾魂之事。
8.煞神:煞神,就是一种凶恶的鬼,传说在人病危时经常出现。因为他在人们头脑中太厉害、太可怕了,人们不敢称其为鬼,而将其称为“神”,但又不列入神谱之中,体现出人们对神鬼又怕又敬的矛盾重重的心理。
9.产妇鬼:产妇鬼,是因生产而亡的女鬼。其特点一般不害别人,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喜爱,为了给孩子吃东西,不惜冒着被人识破的危险而前去购买食品,最后,孩子得以存活,自己亦得到好的归葬。
产妇鬼作为一种类型,人们更多地赋予她善良、朴素、可敬的一面,这多少曲折地表现了现实生活中妇女的特性和形象。
10.冤鬼:世间有冤屈,阴间就有冤鬼。因冤屈而造成的死亡,使人们更加同情,更加痛惜。人们在现实中得不到伸冤舒气的机会,寄希望于鬼魅来直接或间接处罚那些罪魁祸首,这也是冤鬼故事最积极的意义所在。
记者探访北京7大鬼景点
旧迹今看
东直门簋街:昔日萧瑟今不在,杯酒交错胜除夕
东直门簋街几乎是北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无论是白天的宽敞平坦,还是夜晚的觥酬交错,似乎都和“鬼气森色”毫不搭界。 带着疑问记者寻访了在隔街路边纳凉的几位老人。老人很热情,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很多关于簋街的故事。
“姑娘,看见街头那个大酒杯了吧,下面写的是‘簋街’,不是小鬼儿的‘鬼儿’,这都是图文雅后改的。”老人清清嗓子接着说:“住在东直门的老人儿都知道,几十年前这儿可并不是这样,从城门楼往外看是一大片的坟场,城门里的棺材铺子倒是不少,平时也没什么人。”
“这门过去就是抬死人用的”,另一个看起来更年长的说:“不过说不上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早市了,天没亮就开张,卖的都是小东西,小煤灯忽闪忽闪的,还真有点像鬼火。”
这些都是解放前的传说,真正的餐饮一条街的形成是在1997年,当时还没有一条通宵营业的饮食街,当时也就几个商家,人气不旺,“鬼”名气也就不胫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