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因为鬼虚无缥缈,没有一定之规。不过中国人心目中的鬼,却有着生动的形象,他们是长发飘飘的聂小倩,是深情款款的杜丽娘,是笑语盈盈的婴宁……与这些善良、美丽的女鬼相比,男鬼就显得比较苍白,为什么中国有个性的女鬼多?中国著名民俗学家、鬼文化研究专家徐华龙先生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惑。中国女鬼爱憎分明中国男鬼没个性中国的鬼给……
即便后来红火了也有人说夜里城外的鬼都进来吃饭,要不怎么白天没有夜里热闹呢。但爱热闹的现代人也就把这些当成餐桌上的谈资,一笑而过。
潘家园鬼市:凌晨出货有盘算,是真是赝看修行
7月12日下午两点,潘家园旧货市场买家很少,卖家们都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打牌或闲聊,老人则大多坐在店前摇着扇子闭目养神。市场中间书画市场空空荡荡,东边的旧书摊也是空无一人,这样怎么做生意?记者心生疑惑,正要离开时看见市场门前的营业时间表,周一至五早8点到下午6点,周六周日早4:30到下午6点,难道真的要到周末传说中的鬼市才可见真正藏家?
吴律师是一个石头收藏爱好者,“我是个新手,”这是他见我的第一句话,“这一行的水太深的,前两天我一个收藏石头十几年的朋友都让人坑了一笔,几万块都打了水漂。”“开始也去过潘家园,印象最深的就是周末鬼市了,行家多,藏品多,当然赝品更多。”
说起为什么叫“鬼市”,他说听人传说,旧社会,因为开市很早,天没亮,人在其中穿梭停走,如鬼影一样飘忽。为了看货,穷人打燃火石;而富人提着灯笼,星星点点,忽明忽灭,如鬼火一般。而且“鬼市”上卖的东西,都是来路不清不白的,实质上这里就是一个半公开的销赃场所。大概因为这路买卖多少有点鬼鬼祟祟,买家和卖家都心照不宣,气氛就愈加神秘了。
北京官僚世家和臣商富豪极多,失势败落或破产后只能靠变卖家中旧物糊口。但是,他们又放不下架子,只好在天亮以前去兜售,久而久之,沿袭成市。
现在虽有正规的文物商店,但“鬼市”仍然聚拢了众多人气。专家也不同意在鬼市“打假”,毕竟这是一个行当,沿袭多年的传统,练的就是沙里淘金的火眼金睛,玩家看中的也就是这种波澜不惊底下的惊心动魄。
探险新宠
鬼宅:探险未知成时尚废弃房宅夜里忙
“这不是很多人喜欢的活动,你要是感兴趣就参加我们,”蚂蜂窝网站的“城市探险”组织者“至尊宝”陈楚当知道我要采访时说出了上边的话。
城市探险已经不是陌生话题,去年包括央视,三联生活周刊,城市画报等媒体陆续对陈楚等人做了专访,也让更多人知道了传说中的北京几处传得很盛的鬼宅:
西单小石虎胡同33号:曹家屡逢巨变之后,曹雪芹离开蒜市口,曾迁居到此。曹雪芹就在这里写下了《石头记》,纪晓岚曾描述过这所房子:“袭文达公赐第在宣武门内石虎胡同,文达之前为右翼宗学,宗学之前为吴额驸(吴三桂之子)府,吴额驸之前为前明大学士周延儒第,阅年既久,故不免有时变怪,然不为人害也。厅西小房两楹,曰‘好春轩’,为文达燕见宾客地,北壁一门,横通小屋两极楹,童仆夜宿其中,睡后多为魅出,不知是鬼是狐,故无敢下榻其中者。”据当地久居的人说,在这里住的人,时间长了都会在夜里听到丝竹之声,夹杂有年轻女人幽怨的吟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