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咨询,跻身于精神病人当中我坐在一家精神病院的门诊走廊,不时瞥一眼心理咨询室那扇浅黄色的门。人多,嘈杂,空气有点污浊,护士不时扯大嗓门叫号。一个40多岁的男人,坐在距我1米远处,对着空气念念有辞,目光呆滞,表情僵硬。另一个年轻人站在走廊当中,旁若无人地唱“心太软”,歌喉洪亮,手舞足蹈——他把医院当成歌厅了。旁边一个白发老太太,是他妈妈吧?不时过……
很奇怪,就是会特别信服这一位
我的运气来了。正巧唐大夫的一个来访者失约了,他就把这段时间给了我。
我跟唐大夫的接触,其实就这一次,但这一次,比我以前的所有咨询加在一起还有效。
谈话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我说,他听。我把怎么形成抑郁症的过程、怎么看待我与老公之间的感情,都讲了。我还说:“等抑郁症一治好,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离婚!”
他就幽我一默:“那还是别把你治好吧。”
戒备心不知不觉就放下了。他说:“你觉得老公很爱你,可惜不够优秀,不够出色;不过,出色的男人也可能有其他的不足,比如工作狂,留给家庭的时间很少,或者,太多女人愿意给他‘出轨’的机会,那你觉得怎么样?”
其实这些话有什么稀奇呢?任何人都可能这样来分析。但也说不清为什么,这位大夫的话我就特别听得进,而且直达内心——是啊,其实没有一个男人、一段婚姻,能够满足女人所有的需要。
一直以为自己是处身于一间小黑屋,寒冷、漆黑、孤单得令人绝望。而他的话让我一转身,忽然发现,这间屋子里原本有着的温暖和光亮——其实它们一直在那里,只不过是在身后,眼睛最容易遗忘的方向。
感觉最好的地方,就是他不太像个医生,丝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你得听我的”那种劲头儿。他更像一个朋友,或者兄长,和你一起将挡在你前面的路障一个个清掉。
至今对他的几句话记忆犹新:“你心里最怕的,不就是抑郁症这个病吗?其实没关系的,你一定会好的。你记住了,当你走出这扇门的时候,你就把抑郁症这个帽子摘下来,戴到我头上好了,它和你一点儿关系也没了!”
他话音一落,我马上如释重负,“呵,其实我没什么事儿啊。”
这话十分切入要点,其实心底最恐惧的,就是自己“不正常”了,不能再正常地去工作、去生活了,这份恐惧像团铅似的闷在心中,难以释怀。而唐大夫的话,帮助我把最大的这个包袱去掉了。
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心理暗示有多重要。之后一连几天我都感觉分外轻松。低落仍然低落,失眠也仍然失眠,但我就不太把它当件事,不再人为制造压力了。其实好多事情就是这样,像一团火,你越看重,就越是煽风加油,让它燃得更旺,而你随便它在那里,可能什么时候它就自己熄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