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之后回归工作,大家通常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脑子不在状态”,也叫做“节后综合征”。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状态很快就调整了,大家不会太在意。不过,有一种工作狂的“节后综合征”,反应就格外强烈了,比如下面这一位。■事件记录王先生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白领,他经常被人称为工作狂,因为他经常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节假日都很少休息。这次十一假期,他难……
医生(微笑):“我感到您很愤怒。”
王先生(看看医生):“我只有在拼命工作时才不愤怒,你的感觉很对。只要我不工作,就往往体验到不良的情绪,无法排解,于是只有更加拼命地工作。”
(医生觉得他这段话很重要。他的工作成了他发泄自己心中郁积的不良情绪的出口,这样的人,怎么会不爱上工作呢?)
医生:“您的工作好像成了您的爱人?”
王先生(马上点头):“是的,我对工作的热爱甚至甚于我对于妻子孩子的感情。”
医生:“这里面好像有一些自虐的意味?”
王先生(想了想):“也许吧。”
(看来他对于这些探索不是很热心,他还在防卫自己,那么是不是他感到医生的解释侵犯了他人生的根基了呢?)
医生:“您还是喜欢您工作狂的生活方式的吧?”
王先生(舒了一口气,点点头):“这确实是,我觉得男人就应该这样;再说,如果我不这样,我不知道我还有什么活法。”
(看来,他所有的兴趣点都放在了压迫自己上面,这种对自己的压迫其实也是一种针对自己的愤怒。他不仅会把医生的话理解为攻击,而且他自己也是点火就着,还会把愤怒指向自身,去折磨自己。现在看来,他的主要问题倒不在于是否休息,而是在于他的愤怒情绪的处理。如果他仍然保持这种大量的愤怒,那他就必然需要用工作来释放这些愤怒,并且在工作中消耗自己过剩的愤怒和能量。)
医生:“您确实需要像以前那样疯狂的工作呀,否则,您这么多愤怒和不良情绪通过什么途径发泄呢?”
(医生在逐渐向他表明,不会侵犯他的生活,他有权利保持他工作狂的生活方式。其实,如果医生首先接受他的价值观,那他自己就会发现工作狂生活方式的不适当之处。当然,如果他一定要这么折磨自己,就说明他还没有更好地对待自己的办法,医生也需要接纳他目前的状态。)
(他们的首次访谈就这样结束了,约好一周以后再见面。一周以后,他准时来到医生的诊室。这一次,他看起来不那么沮丧了,连他自己也很奇怪,自己的状态为什么莫名其妙好转了。医生告诉他,他上次咨询表面看起来很不友好,但其实他是发泄了一部分压力和愤怒,如果他像这样通过语言发泄愤怒,心理医生是一定会接纳的,而且,通过语言发泄愤怒也是他目前用以暂时代替工作狂生活的一种补偿办法,是一件好事。另外,他们还讨论了他的不良情绪的成因:他小时候的家教甚严,他不得不满足父母对他过高的期望,这就使他压抑下大量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但他又不允许自己充分意识到这些不良情绪,于是便把工作变成一种症状用来发泄情绪,这样他想不成为工作狂也难。这次他患上心理疾病,也是对他的一种提醒,他是该变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