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之后回归工作,大家通常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脑子不在状态”,也叫做“节后综合征”。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状态很快就调整了,大家不会太在意。不过,有一种工作狂的“节后综合征”,反应就格外强烈了,比如下面这一位。■事件记录王先生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白领,他经常被人称为工作狂,因为他经常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节假日都很少休息。这次十一假期,他难……
在这种变化中,心理医生愿意充当他情绪的容器,接受他真实的自我。只有这样,他的愤怒情绪和工作狂行为才有可能逐渐改善。)
(经过治疗,他现在已经不那么焦虑,心身疾病也有好转。他说,自己依然要好好工作,但是会给自己其他一些出口来释放情绪,而不是总折磨自己。他已经成为一个更成熟的男人。)
■心理分析
王先生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节后综合征”,而是工作狂背后隐藏着的情绪压力问题。当人遇上像王先生这种情况时,往往会简单地想,自己怎样再回到以前效率高时的状态就好了,但其实这与心理学的主张恰好背道而驰。心理学并不是不主张努力工作,而是要把工作附带的病态意义去除掉,把工作变成谋生的手段和获取快乐的方式。在这一点上,王先生的症状是很聪明的,王先生需要停下来听一听潜意识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咨询时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来访者发泄了一通情绪,治疗好像一团糟,但下次他再来状态就会明显好转。其实心理治疗不是安慰和说好听话,有时候心理治疗就是疾风暴雨式的。当来访者通过治疗宣泄掉一些心理能量时,他自己就会进步。但是同样要注意的是,治疗师扮演的角色不要变成受虐,而是要成为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支持力量,既能够承受来访者的不良情绪,又能够不把这种承受变成对治疗师自己的伤害,这个度有时很难把握,需要治疗师通过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来逐渐做到,这也是与来访者一同成长。
弥散性的愤怒
指的是来访者的愤怒是一种性格层面的持续的愤怒,一触即发,不触也痛,这种弥散性的愤怒往往与来访者性格中的焦虑纠缠在一起,形成一种持续性的不良情绪。
自虐
指的是来访者由于一些创伤性经历,形成一种自己惩罚自己、自己冲自己发泄愤怒的方式,这种自虐表面看来对社会无害,但会对来访者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还容易形成心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