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世界,每个人都可以戴上自己喜欢的面具,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过,虚拟并不等于虚假。在其他ID眼里,你是一个面具,一个符号,一个随意生成的ID。但单对你自己,它却再真实不过了。☆越虚拟,越真实:有人认为,网络让所有人都穿上了一件匿名制服,在虐猫或铜须门之类的事件中,便可一反平日温文尔雅的形象,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
☆ 越虚拟,越真实:有人认为,网络让所有人都穿上了一件匿名制服,在虐猫或铜须门之类的事件中,便可一反平日温文尔雅的形象,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其实,正是由于这套匿名制服在身,每个人才会表达最真实最深层的想法,通过想像中的角色换位而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
☆ 越偏激,越真实:网络上,我们可以抛开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心理挂碍,太多的言不由衷,在一个没有权威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面对网络追凶,我们成了直接的参与者,同时,在直接的对话和参与面前,也潜意识地呈现出赤裸裸的自己。一如某些人对铜须“不招聘、不录用、不接纳、不认可、不承认、不理睬、不合作”的态度正不遗余力地表现了他的偏激。
在网络追凶的队列中,无论你是亲自参与者,还是身边有朋友甚至自己的爱人加入其中,通过这些发生在虚拟世界中的事件,通过形形色色、花样百出的帖子,我们都能透视出更多的自己和他人,看到更直接更真实的心理脸谱,看看这些网络行为和态度,投射了怎样的心理特质。
心理脸谱1:冲动攻击型
【典型帖】出动公安吧,立案侦察。揪出幽月儿,叫来郑星,使用测谎仪测他们谁说谎,谁说谎把谁毙了。大家行动起来,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将一切虐待小动物的“野狼”消灭干净。
各位楼上楼下的同仁,谁有电话公布一下,大家每天给他打电话,用人民的汪洋战术淹死他。
【参与度】★★★★★
【偏激度】★★★★★
【解 析】他不仅要占据话语权,而且要越出虚拟世界,给“凶手”以应有的惩罚。这时,光是谩骂已经不过瘾了,非得有所行动。于是,他可能操起电话,将“凶手”骂得狗血淋头,也可能亲自登门,非要讨个说法,或者,登陆各个社区,广发追击令,动员其他人加入自己的行列。
说他们是愤青,宽容了点;说他们是暴民,又苛刻了一点。但他们这种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的态度,确实让人感到担心。在他们心里,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已经完全模糊,他们的行为超出了常态,他们在虚拟世界的表现,经常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因为在虚拟和现实之间,他们的心理隔离带趋于零。
如果回归现实生活,他们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行动力较强。但因为偏激和冲动,他们做事没有分寸,容易出现过火行为,经常做出超乎常理的举动。他们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我行我素,经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加于人。不过,他们有的时候又很细心,而且具有超乎想象的创意,也许,过度偏执的人格总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惊人之处。
心理脸谱2:情绪发泄型
●语暴型
【典型帖】玩个女人有什么?老子是铜须就不甩你们,老子电话138809XXXXX,哼,有本事你咬我啊!!!我们要求狗男女,双双自杀,以谢天下! 人渣,犯恶意虐杀小动物罪,情节特别严重!若在街上看见此人,可将其扭送屠宰场或当街乱棒打死!
【参与度】★★★★
【偏激度】★★★★
【解 析】他决不放过键盘赋予自己的权利,啪啪啪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让他拥有莫名的快感,拿起语言的武器,戳向敌人的胸口,帖子里充满粗口。其实,他在网上的态度,投射了现实中有意识隐藏的很多东西,如易冲动、爱钻牛角尖、内心缺乏安全感等。也许,现实中他会收敛很多,但潜意识里却具有这些性格因子,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特别是网络虚拟社区,就会口无遮拦,出现语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