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沙利文人格理论渊源、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主要内容为:沙利文人际关系为中心的人格理论基本构成;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与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对比,包括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他发展心理学家成果的一致性;沙利文人格理论的贡献。近年来,在社会性……
(二)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的贡献和局限
尽管沙利文没有刻意提出自己思想的一个理论架构,但他对之后的心理学家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诸如,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
尽管我们可以从沙利文的思想中清晰分辨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等思想脉络,但他的思想显然不是以上思想的简单相加、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他从临床实践中看到了弗洛伊德忽视人际关系重要性的缺点,把精神分析的焦点从个体之内转向了个体之间。他把社会环境、文化这些重要的变项纳入了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群中,这是对心理学研究的极大推动。
沙利文特别强调二人小组(two―group)构成人际的互动的作用,认为正是这种基本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人际群体,构成了社会,甚至他在心理治疗中也采用了“治疗者――患者”的二人小组形式。显然他的人际关系的范围失之狭小。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大量研究证明,同伴关系的发展伴随着同伴团体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儿童更多地参加群体活动,不同形式的同伴团体对儿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团体中是有一定的规则和压力,团体在很大程度中控制着儿童的行为和态度。
虽然我们可以指出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的种种不足,但仅从人际关系这一全新角度的切入,可以预料,他的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将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