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的丈夫刘先生在一家电脑公司搞任职,平时工作很忙,家务事几乎全推给了当公务员的妻子。五岁的女儿早就盼着星期天爸爸妈带自己到公园去划船。可是,刘先生总是以加班、忙或者累为理由推诿,难得这一次终于答应了。但这次盼望已久的一家人一起出去游玩不仅没有令李女士和女儿开心,反倒令她们十分不愉快。原因在于刘先生:他心神不宁,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天用手……
李女士的丈夫刘先生在一家电脑公司搞任职,平时工作很忙,家务事几乎全推给了当公务员的妻子。五岁的女儿早就盼着星期天爸爸妈带自己到公园去划船。可是,刘先生总是以加班、忙或者累为理由推诿,难得这一次终于答应了。但这次盼望已久的一家人一起出去游玩不仅没有令李女士和女儿开心,反倒令她们十分不愉快。原因在于刘先生:他心神不宁,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天用手机打了十几个业务电话……
平常儿子早出晚归,匆匆忙忙,王大妈和老伴都十分理解和支持:年轻人,要有事业心嘛!可是,最近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有点不对劲,像被拧紧了发条一样总是处在紧张状态。陪老妈晚上出去散步,走路就像竞走一样,连打出租车都一溜小跑,听家里人讲话时总是十分不耐烦,已经上三十岁的人了,对于成家的事好像一点都不感兴趣,别人给介绍对象,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而且,更特别的是,平常上班时虽然忙碌,但儿子精神抖搂,气色很好,一到星期天,就变得委靡不?,病病恹恹,再等到星期一上班,就一切都好,儿子又变得活蹦乱跳…… >>>我和工作遭遇3年之痒
像李女士的丈夫和王大妈儿子这种状况,学者称之为“假日综合症”或者“假日焦虑症”。这是在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在都市年轻人中新出现的一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具有这种偏差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作狂”,他们热衷于工作,好像工作是他们人生的唯一乐趣。
以前,在日本、中国等许多国家的词典中,“工作狂”均被列为褒义词,或至少不算是贬义词。不少人(其中多数是企业老板、单位领导)还觉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为本企业或本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且为同事们树立了模范的榜样,故多数“工作狂”往往被评为“先进典型”,成了“骨干”或“红人”。
但心理学家指出,“工作狂”属心理病态。 “工作狂”与对工作有热情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往往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一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快乐,而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种“心理解脱”,此外他们在工作中还常常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现问题或差错便羞愧难当、焦虑万分,却又将他人的援助拒之门外;而后者则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能获得巨大乐趣,出现失误时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懊恼不已,相反却会聪明地修正目标或改正错误,同时也注意与同事和上司协调、配合,因而人际关系相对融洽。考核显示,尽管前者的工作量要比后者大得多,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明显不如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