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抑郁症患者仅一成接受药物治疗北京市23.66%的大学生患有抑郁症,总人数不少于10万――9月5日上午,部分北京市人大代表进行了精神卫生立法调研,在京大学生精神卫生问题严重的状况引起了专家的高度重视。(2007年什么礼物最抢手?)据悉,9月中旬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精神卫生条例”正式列入立法审议项目。尽管……
我国抑郁症患者仅一成接受药物治疗
北京市23.66%的大学生患有抑郁症,总人数不少于10万――9月5日上午,部分北京市人大代表进行了精神卫生立法调研,在京大学生精神卫生问题严重的状况引起了专家的高度重视。(2007年什么礼物最抢手?)据悉
,9月中旬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精神卫生条例”正式列入立法审议项目。
尽管如今绝大多数人对抑郁症的理解仅停留在“心情郁闷”上,尽管很多人对于自己情绪低落,不明原因的各种躯体疼痛仍毫不知情,世界卫生组织却已向我们发出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这是一年中唯一一个能让绝大多数人想到“抑郁症”三个字的日子。但是在距离这个特殊日子一月之余的时候,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光兴,以及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教授丛中就急切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抑郁症,再不宣传就晚了!”
外表“阳光”的人也会抑郁
问:提起抑郁症,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名嘴”崔永元,抑郁症让他睡不着,吃不下,没法正常工作。这种认识正确吗?
徐光兴:不少人想当然地以为,抑郁症患者是那些一天到晚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的人。事实上,很多患者外表如常,甚至看上去很“阳光”,只是内心痛苦得难以自拔,形成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的严重分裂。
面对抑郁症,相当一部分人不当回事儿,认为“不就是想不开吗,不就是小心眼吗”,周围人劝劝、忍忍就过去了;还有一些人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把它当成大事,甚至认为抑郁症等同于精神分裂症,是件很羞耻的事……两种过激反应,造成大量的病人处于未诊、未治的状态。
丛中:据我观察,不仅普通人对抑郁症缺乏正确认识,很多医生也缺乏全面了解。抑郁症虽然是种心理问题,却会产生各种躯体症状,如失眠、脱发、食欲下降、性欲减退等。医生面对患者出现的躯体问题,先去考虑内科、消化科、神经科等至少五个科室的检查,最后才推荐他去心理科或精神专科。目前在中国,对抑郁症有认识误区的人大约有80%左右。
问:那么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抑郁、郁闷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吗?
徐光兴:抑郁症被心理学专家称为“心理感冒”。它既不是“贵族病”,也不是“名人病”,而是像伤风感冒一样,是一种大众常见病。
抑郁症患者最普遍的临床表现是失眠,比较神经质,一天到晚想事。
丛中:大约60%―7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经历程度不同的抑郁或担忧情绪,但这不等于抑郁症。
在医学中,抑郁症归属于“情感障碍”,有以下表现: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感到悲伤或情绪低落;对许多事情或活动失去兴趣;有睡眠障碍;食欲、性欲或体重下降;有原因不明的疲乏、劳累;内疚,甚至自责、自罪;注意力不集中;绝望、无助,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等。
问:真正患抑郁症的人多吗?
徐光兴: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大约有26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全世界则约有1.5亿人,潜在患者有5亿多,以全世界总人口数50亿计算,大约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
丛中:最新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工作压力并不大的人也会得抑郁症。职场中的人如果失去工作的动力,找不到成就感,就可能产生无奈、苦闷的情绪,而一旦积郁成疾,就是抑郁症的苗子。如果这样算起来,患抑郁症或者有患病倾向的人是相当多的。
抑郁症危险仅次于心脏病
问:有人说抑郁症是仅次于心脏病的疾病,是这样吗?
徐光兴:如果从发病率的角度来看,现在抑郁症已经超过心脏病了,而实际患病者的数字可能比估计的还要多得多。
丛中:忧郁症本身也许不会直接造成死亡,但会使病人在极端苦恼中,选择自杀,走上绝路,也等于是一种会夺人性命的绝症。统计显示,在抑郁症患者中,60%会有自杀的念头,15%最后会付诸实际。病情严重时,其死亡率会高达30%。就算不主动寻死,忧郁症严重的时候,也会让患者生不如死。
问:既然问题如此严重,为何我们对抑郁症的关注这么少?
丛中: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普及抑郁症知识做得不好,我们的文化也忌讳自曝其短,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抑郁症人群都在试图隐藏自己的病情;其次,很多抑郁症患者,包括他们身边的人关注的还只是温饱问题,对心理健康关注不多;再次,社会发展太快,人们普遍心态不稳定,压力大,面临的挑战也多,自我心理调整非常困难。
目前在中国,心理治疗还没有归为公费医疗项目之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访问治疗被忽视了。国内的精神科医生少,病人多,一个医生一个下午得看12个病人,平均每个病人只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治疗品质可想而知。但在国外,由于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高,人们稍觉自己有问题,就会到专门的医疗中心或心理咨询机构去咨询。
徐光兴:目前,世界各国每年用于抑郁症医疗上的费用已相当可观,仅英国就多达约33亿美元,全球总计约为600亿美元,但中国在抑郁症治疗上投入很少。
问: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目前做了哪些普及抑郁症的工作,其效果如何?
徐光兴:现在再不宣传就晚了,我们对抑郁症不要每年10月份才提一次。就我所知,国内每一位心理专家都在尽力做一些普及抑郁症知识的工作。他们到大中小学、社区做讲座,同老百姓聊天。2004年的上海书展,我也专门对市民做了一场关于抑郁症知识的讲座。
丛中:现在很多人没有获得科学的抑郁症知识,出现了病急乱投医的情况,这样下去很危险。在北大,一个由中国红十字会发起的名为“心灵阳光工程”的讲座正在举行。这个讲座主要针对目前中国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展开,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的十几所院校推广开来。
2006年2月,北京安定医院成立了抑郁症治疗中心,这也是全北京乃至全国的首家专门治疗抑郁症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