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沈生(工程师):在一个单位共事,利益关系最为明显,冲突也最容易发生,同事之间难以交朋友和产生真正的友谊。就像俗语说的:要饭的看不惯讨米的!特别是涉及职称评定等。每年到了评职称的时候,最忙活的是各单位的领导,手里就那么几个名额,哪个该上,哪个该等,会不会留下“后遗症”甚至过激行为,他需要掂量来掂量去。现在职……
君子之交淡如水
沈生(工程师):在一个单位共事,利益关系最为明显,冲突也最容易发生,同事之间难以交朋友和产生真正的友谊。就像俗语说的:要饭的看不惯讨米的!特别是涉及职称评定等。每年到了评职称的时候,最忙活的是各单位的领导,手里就那么几个名额,哪个该上,哪个该等,会不会留下“后遗症”甚至过激行为,他需要掂量来掂量去。现在职称多数是和职责分离、与待遇挂钩的,因此,带来了僧多粥少的实际利益冲突,同事之间有摩擦和倾轧,引发了许多不该产生的矛盾和悲剧。如一所中学的女教师,已经评上了高级教师。但在等待张榜公布的时候,她却自杀了。这位女教师55岁,已有32年教龄。论学历,她是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论教学成果,她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但是这所学校有同等资历的人为数不少。由于高级职称设置的数额很少,而竞争者很多,学校里弥漫着一种不友好的竞争气氛。这使她很不习惯。一个老师对她谈论另一个老师:不该占着茅坑不拉屎。她听了觉得是在说自己。另一个老师在教研室大骂某老师:好狗不挡道。她听了心惊肉跳。一些和她有竞争的老师,见了面不再和她打招呼,她更是无法接受。
总体来看,同事之间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好了,不宜走得太近。当然也有例外的,如有些刚出校门的年轻白领流行“同事文化”的社交方式,上班时默契配合,下班后一起逛街、泡吧,日子好不惬意。 >>>>职场三大人际润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