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心理与生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现代科学已经认识到心身之间的关系,它既不可分离,又相互影响。从日常生活和工作这个角度讲,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可谓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心理健康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生理健康更重要。试想,一个原先身体很健壮的年轻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重病,就会整日心情忧郁,陷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心理与生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现代科学已经认识到心身之间的关系,它既不可分离,又相互影响。
从日常生活和工作这个角度讲,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可谓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心理健康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生理健康更重要。试想,一个原先身体很健壮的年轻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重病,就会整日心情忧郁,陷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天长日久,身体健康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他周围的亲友也会被弄得痛苦不堪。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有时会比一个真正患病的人还要折磨人。
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例如,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下,由于其体内激素分泌、肌肉紧张度等的变化,会导免疫系统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难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时人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也就乘虚而入。
虽然人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与心理,但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步骤与措施,调整、维护心身关系,保持它们之间微妙而重要的平衡,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持心身健康。这些措施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属于“老生常谈”,但确实都相当重要。下面是世界精神卫生联合会及美国心身医学会联合推荐的重要措施。
每天锻炼30分钟
如果你感到不安、紧张或压抑,为失恋或其他挫折而苦恼,体育运动是行之有效的缓解情绪的方法之一。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提高精力和情绪,让人舒缓紧张的神经,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与心理进行有效的沟通。有专家建议,每天进行体育锻炼30分钟左右(可以分为2~3次进行),这样对心身健康大有裨益。
减少“睡眠赤字”
对很多忙碌的现代人而言,虽然他们有能力和条件为自己创造更为舒适的睡眠环境,但实际情况却是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安然入睡,或该睡的时候不能睡。许多成年人不把睡眠当回事,自觉或不自觉地牺牲睡眠时间。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已经减少了20%。研究发现,对于成年人而言,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为7~8小时。国内的一项小样本调查发现,许多城市人群从周一到周五的平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是如此。被调查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许多人称,他们之所以睡眠不够,是希望通过减少睡眠提高自己的工作成绩。这种破坏自己生物钟的做法,令专家们深感惋惜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