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个身体健康,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的人就被认为是一个健康的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不仅身体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的人并不都是心理健康的人。您的心理健康吗?请看下文12大心理健康标准详解。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
5、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机能能发挥正常作用
心理机能,即人的心理活动的方式和特点,以及这种方式和特点在个人生活中的有效性。有学者认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最终都会表现在心理机能上。心理健康时,人的心理机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机能的发挥就越灵活,越充分。但有些心理异常者也可以正常发挥心理机能。
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医学上已经有了客观的标准,而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由于人的心理极其复杂,因此标准就很难确定,至今尚无肯定的答案。
根据上面五点对心理健康的界定,有心理专家整理出了12条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指标:
1、智力正常。智力又被称为智商、IQ,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它是保证人们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正常与否可通过智力测验来判定,若智商在60以下即属于智力低下了。
2、情绪稳定、心境乐观。人们的情绪又被称为情商、EQ,是所有心理活动的背景条件和伴随其他心理过程的体验。正如体温可作为生理上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情绪也是反映人的心理上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