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在2006年6月担任台超塑料公司IT部主管,2007年12月因为业绩突出,绩效考核成绩优秀,于是公司决定将其提升到IT部担任部长。职位的提升意味着公司的认可,张晋自然是喜气洋洋,可上任没有多久,他就愁眉不展起来,甚至考虑离开台塑公司。原来以前张晋做IT主管,他的部长总是抓大放小,很尊重他的管理方式。现在的直属副总裁李总却对他的部……
张晋在2006年6月担任台超塑料公司IT部主管,2007年12月因为业绩突出,绩效考核成绩优秀,于是公司决定将其提升到IT部担任部长。职位的提升意味着公司的认可,张晋自然是喜气洋洋,可上任没有多久,他就愁眉不展起来,甚至考虑离开台塑公司。
原来以前张晋做IT主管,他的部长总是抓大放小,很尊重他的管理方式。现在的直属副总裁李总却对他的部门管理事无巨细详细过问,对他的管理方式诸多挑剔,这样的情况多了,张晋很是郁闷。他认为李总不太懂信息化,还在不断地找他麻烦。张晋觉得李总是针对自己,随后与上司不断发生摩擦,造成双方关系异常紧张。
张晋开始犹豫走还是留的时候,想到情商很高的老朋友安邑,他也许能帮忙支招,度过眼前的职场危机。安邑仔细地听张晋述说冲突事情的原委,详细地询问了相关情况,然后很老道地帮张晋分析起来:“其实你们李总是典型的完美型人格,完美型人格的人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希望自己或这个世界都更完美,他们时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及时纠正别人的错。不纠正别人的错误,他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安邑看着听得入神的张晋接着说:“这种人格的人在日常管理中对于各类事情总是要求很高,同时也希望他的下属能像他一样,凡事都要系统性思考,不允许有丝毫的瑕疵,尤其是你刚升任IT部部长,他的要求就会更加严格。而你属于力量型的人,在工作中偏重依靠自己努力,本着尽量不给上司找麻烦的原则,不把难题交给上司,很多问题都自己想办法去协调解决,但这样做的结果却会使上司不了解其工作的难度,甚至被轻视。
你自认为已经很努力地认真工作,但是却很少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不去关心你的上司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抱着“公理自在人心”的心理和“不做亏心事”的心态,认为自己按照过去的思维去安排工作比较有实战意义,这样你们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
只有摆正心态不要太介意他的批评,要知道挑刺只是他的习惯而已。同时要不断分析上司的批评,确有道理的还是应该照办,至于无理要求可适当采取拖延战术“冷处理”,拖得时间长了他也没有精力再纠缠这些细枝末节。”安邑尽可能地给老朋友传授锦囊妙计。
张晋过后进行了深刻反省,自己确实很少进行换位思考,身为部下,虽然自己不能在日常工作中与自己的上司勤沟通,但是也应该处理好与李总之间的关系,与李总的关系处成现在的样子自己确实负有相当大的责任。虽然理论上知道冲突的原因,但是自己的性格与李总的性格冲突,换位思考说起来容易。但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做到的。作为IT部长的张晋面对李总的挑剔,如何不被他弄得神经兮兮?是在这个外表光鲜的职位上继续“受罪”,还是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