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在2006年6月担任台超塑料公司IT部主管,2007年12月因为业绩突出,绩效考核成绩优秀,于是公司决定将其提升到IT部担任部长。职位的提升意味着公司的认可,张晋自然是喜气洋洋,可上任没有多久,他就愁眉不展起来,甚至考虑离开台塑公司。原来以前张晋做IT主管,他的部长总是抓大放小,很尊重他的管理方式。现在的直属副总裁李总却对他的部……
“搞定”自己的上司
冯欣 东宇房地产公司 综合管理部部长
首先,可以套用一句话:张晋在挑剔的上司那儿获得的“感受和情感是正常的”,一个人如果没让自己成为老板,而靠打工谋生,那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总会遇到不止一个上司。能否“搞定”自己的上司,在挑剔中成长,也就不仅仅是人品和性格问题,而是标志他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行为是否得当,是否“能够充分了解组织架构并具影响力,建立内外部关系以实现绩效”的问题。在同样的环境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工作顺利,屡获提升,而另一些人虽然工作努力,专业水平很高,却总是在原地踏步。克莱斯勒公司总裁艾科卡对此有一句总结:“他们比我聪明,也比我努力,惟一欠缺的是沟通”。
事业成功者有一条重要的法则:先做人后做事。罗斯福总统也曾将成功的公式归结为“与人相处”
张晋业绩突出,绩效考核成绩优秀,被公司提升到IT部长职务,无疑他做到了成为一个优秀的主管。然而职务的提升,意味着直接报告工作的领导已经改变,新上司的领导作风与习惯完全可能是另类的,如果他喜欢这个工作,又无法选择自己的上司,那么首先应当坦然地接受新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重塑下属的形象。领导者—成员理论告诉我们,上司们一般都倾向于态度、性格与自己类似的人。这一类人往往得到的机会更多,满意度和评价也更好,当然他们的离职率就更低。当张晋遭遇新上司的时候,这个无形的圈子已经存在,他应当能够做到在承担更大责任、压力的同时学会与新上司相处的艺术。
了解完美性格取向的上司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交往频率对建立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了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不要老是讲过去如何,人是千差万别的,职业发展层次只能是越来越高,固守开裆裤时代的思维,只会让自己一再蒙羞。只有用心去熟悉新上司的心理特征,进行正常的心理沟通,才能学会站在上司的立场去体会他的感受,让上司站在你的立场来理解你。学会在任何时候告诉自己尊重上司,也让上司在任何时候都尊重你。
换位思考
正如文中所说,张晋没有站在李总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工作原则固然需要坚持立场,但也需要换位思考。张晋可以想想,假如我是李总,我分管了那么多个部门,当然希望每个都做得很出色。但实际上,为什么其他几个都做得很好,我批评少些,是他们能力强还是张晋能力不足?很可能是张晋刚走上这个位置,业务不是很熟,工作难免有疏漏,要求严些,批评多些,这也是为他好。张晋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出发,相信他会对李总很感激的,而不是认为李总不懂信息化,不断找他麻烦。即便李总不是很懂信息化,但是毕竟位高权重、经验丰富,更善于从全局的角度来指导工作,因此,严厉也是正常的,是对张晋有帮助的。毕竟,没人希望自己分管的部门战斗力不强,老是授人以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