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眼中的经典奥运人物:李宁从零到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是让世界为之侧目的“体操王子”,收获了3金2银1铜,成为中国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是全国人民心中的偶像;1988年汉城奥运会,他带伤上阵,在自己的强项吊环和跳马上先后失手,鲜花和掌声变成了讽刺和责难,人们不能接受“王子”的失误,更看不到由于体操……
职场人眼中经典奥运人物:罗雪娟
做一头敢爱敢恨的“猛兽”
2004年雅典奥运会,年仅20岁的罗雪娟在50米蛙泳项目中艰难封后。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时隔2届奥运之后,再次获得女子游泳比赛的金牌。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比喻自己“像猛兽一样”,这个比喻令人肃然起敬,这与她温宛清秀的外表丝毫不搭,也很少会有青春少女这样将自己打比方,这完全来源自那颗敢爱敢狠、自信真实、追求梦想毫无保留的强悍之心。
然而,耿直的性格令她是非不断——意味深长的“我感谢那些憎恨我的人”,发人深思的“我身后的泳池不干净,而我是干净地走出来的”,以及与羽坛万人迷鲍春来的恋情,与恩师张亚东之间的激烈摩擦,使得人们进一步加深她近乎口无遮拦直言不讳的一面却似乎逐渐淡忘了她的本职工作。讽刺的是,当北京奥运临近,人们再次拾起对罗罗夺金的满怀期许时,她却毅然向外界宣布退役,虽然这次是言不由衷的。更讽刺的是,问题出在她那颗坚定的心脏。
简直是天妒英才!当众人为罗罗的运动生涯过早结束而纷纷扼腕之时,停留在脑海的却已不仅是泳池里的极速与清秀的形象,更有那直击灵魂的人格魅力。事业上的成功固然可喜,但人生不应只局限于此。有话敢说,有梦敢做,活得真实,才能活得精彩。年轻人如猛兽般渴望成功,也别忘敲敲胸脯酷酷地说一句:“我就是这样子”。
职场人眼中的经典奥运人物:刘翔
冠军并非是完美的
2005年8月28日,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兴奋异常的日子里,诞生了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跨栏之王——刘翔。雅典奥运会田径赛场、第四跑道、12秒91……,这一系列的关键字都成为了中国奥运短跨项目历史上的辉煌印证。“谁说黄种人不能进入短跨项目的前三名?谁说我们中国人不能拿奥运会田径比赛的金牌?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从此我会开始我的传奇,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赛场我一定还要为中国再夺金牌!”听着刘翔获胜后那振奋人心的话语后,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从此,刘翔成为了全民英雄,每一次新纪录、每一次冠军,都成了人们对他的期待。对于广大民众来说,似乎突破纪录、赢得冠军都是他应该做到的。因此,当刘翔遭遇到某次失败后,一些微词就悄然出现了。面对这些,刘翔却显得非常淡然,“这很正常。每年或每一天都有年轻选手涌现,年轻一代总会超越前一代的。”
事实上,无论是冠军选手还是优秀人才,别人总是用一种近乎完美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这是美好的愿望,同样也是一种苛求。当他们背负着大家的期盼去完成某项使命时,他们的压力是何其巨大,有时候我们是否也该尝试着去理解、宽容他们,因为任何冠军都不是完美无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