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网络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与网络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很多人面对大量的信息感到困惑和茫然时,另一些人则因为他们在网上的新发现而欣喜若狂,甚至不愿离线。也就是说,有人非常依赖网络,就象赌博上瘾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依赖”(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 , 网络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与此同时 , 与网络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很多人面对大量的信息感到困惑和茫然时 , 另一些人则因为他们在网上的新发现而欣喜若狂 , 甚至不愿离线。也就是说 , 有人非常依赖网络 , 就象赌博上瘾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依赖”(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 ——— 一种行为依赖或者称为科技依赖 , 并且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关注。
这个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是扬(K.Young)在1996年进行的。该研究借鉴DSM ——— IV对物质依赖的标准来探索网络依赖的存在。496名被试参加了调查 , 回答有关他们上网行为的开放性问题。经过分析 , Young认为网络依赖是一种真正的临床障碍。Young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每星期用40 — 80小时在网络上的网络依赖者对其生活有其负面影响 , 例如睡眠障碍、持续疲劳、工作和学习绩效降低、人际关系障碍以及与过长时间使用电脑相同的症状。Young对抑郁与网络依赖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研究 , 结果是支持其假设的。除了网上的报道之外 , Young还将其研究成果汇编成书 , 对网络依赖的现状进行了描述(Young , 1998)。
其他的研究者也报告了类似的结果。埃格(Egger)和劳特伯格(Rauterberg)(1996)报告说有10 % 的网络使用者认为自己存在网络依赖。有研究者认为网络依赖与赌瘾和酒瘾是相似的(Griffiths , 1996)。国外有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Krauetal. , 1998)得出结论认为 , 网络使用的增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抑郁、孤独)有影响 , 此影响会延伸至社会交往与交流。据谢勒(Scherer)(1997)的研究结果 , 13 % 的大学生对网络有过度使用的现象 , 而且有负面效应。在澳大利亚 , 网上聊天被证明会使青年过度使用网络(ACOSS , 1997)。
关于网络依赖的争论不仅限于它是否存在 , 也包括它的影响。反对网络依赖存在的研究者也提出了很多重要问题。这些重要问题包括 : 在没有化学基础的前提下 , 会出现成瘾现象吗 ——— 即便是心理成瘾(Epprightetal. , 1999) ; 一般成瘾都由DSM — IV定义 , 但需要有相关的症状来加以确定 , 如强迫、耐受性(tolerance)和退缩(withdrawal)(Epprightetal. , 1999)。有研究者提出它不是“瘾” , 而更象是一种“依赖”(Davis , 1999)。
从已有的调查来看 , 网络依赖在生理、心理(抑郁)和社会方面都和赌瘾有相似之处。25 % 一59 % 的人认为过度使用网络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 有相似比例的人报告说别人抱怨他们过度使用网络(King , 1996)。有研究表明增加上网时间和孤独与抑郁有显著相关 , 与白天的心理压力指数的关系也是如此(Kraut , etal.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