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市民平均结婚年龄为男性32.05岁,女性29.38岁;去年,上海市民初婚年龄为男性28.5岁,女性26.2岁,其中女性初婚年龄比2008年上升了0.3岁。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发布了以上有关上海市民2009年的结婚统计,这些数值已经接近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在剩女被翻来覆去讨论之后,晚婚是否也会成为又一焦点?两者有何区别?是否有必然联系?[N……
也有真正单身的刻意晚婚者。“当然,那只是一段很短的空窗期。”从事公关业的ella解释,“早婚意味着和一个人过早安定下来,但我可能会不甘心。”名校毕业、身材修长、长相甜美,在同龄人中,ella无论个人还是家庭条件都很优越。但是,和普遍被认为要求过高而导致未婚的“三高”剩女有本质区别的是,ella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可能要求对方又高又帅又体贴忠诚外加出身良好经历清白还要硕士学历年薪百万……”她一口气历数种种,“还要有房有车无贷。”说到最后,不禁莞尔,“与适合恋爱的人谈纯粹的恋爱。然后在合适的时间,与适合结婚的人谈指向婚姻的恋爱,最后结婚。”
而这个“合适时间”的理想区间,对于ella来说“差不多在27岁到32岁”。因为工作关系,ella能经常接触通常意义上的“精英男性”,有了这样的社交圈,她从不担心自己成为剩女,“晚婚和剩女,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目前晚婚人群中大多为大学毕业生和拥有更高学历的人群。据市民政局本次统计,从学历分类看,2009年度办理结婚登记的大学本科学历共81381人,占总数的27.6%;硕士22370人;博士2738人。而其中市中心城区的晚婚女性多是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士。据了解,这个年龄的女性,多是独生女,收入较高,且家庭负担小,消费能力强,大都自主进行收支管理。因此,这种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赖男性或者家庭的生活,使得她们精神独立,更重视发展事业和自我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