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文化关键词。以小学教室作为主题的80后概念餐厅火爆京城,每天爆满。初中英语课本被重新翻出来,网友创作了漫画、歌曲和话剧,续写李雷和韩梅梅的爱情故事。《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重播了一遍又一遍,成为各个电视台获取收视率的捷径。在KTV的点播榜里,经典老歌也总能占据前列。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类对于归属感有一种本能的需求,希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稳定的情感联系。怀旧可以帮助我们满足这种需求,因为它本身就包含有社会性的成分:当我们怀旧时,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过去的情境与事物,还有那些与我们一起体验这些情境、经历这些事物的人。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如升学、进入工作)时,归属感可能会受到威胁,此时怀旧就可以让我们与过去的社会关系重新建联结,使我们不再感到孤单。
为了支持这种观点,来自中山大学的周欣悦等人考察了怀旧在应对孤独感时所起的作用。在一个实验中,他们首先要求大学生被试完成孤独感问卷,并通过问卷的措辞和结果反馈控制他们的孤独感,然后要求他们完成社会支持以及怀旧感的问卷。结果发现,那些被诱发了孤独感的被试知觉到的社会支持较低,不过在怀旧感问卷上的得分却更高,并且怀旧感可以提升被试的社会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感的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确立怀旧感和社会支持之间因果关系,在另一个实验里他们要求一半被试回忆一个让他们感到怀旧的事件,另一半被试则回忆一个普通事件,怀旧组的被试体验到了更多的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并且认为在自己需要时会有更多的朋友提供帮助。
当怀旧的对象从过去的事件变为具体的产品品牌时,怀旧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荷兰伊拉斯谟大学的拉弗兰(K.E.Loveland)等人要求大学生被试坐在电脑前,与网络上的其它三个玩家一起玩传球游戏。实际上这些玩家都是电脑程序控制的;一半的被试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四分之一的传球,另一半被试则仅在游戏的开始被传了3次球,之后就再也没获得传球。接下来,研究者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商品的品牌,其中一些是过去流行的,另一些则是现在流行的,要求他们做出选择。结果发现,那些在传球游戏中受到排斥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怀旧的品牌。此外,当被试吃下去怀旧品牌的饼干之后,社会排斥带来的归属感需求也会平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