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专家们正紧锣密鼓地计划,将昆虫作为未来40年内,全球90亿人口肉类和鱼类的替代品。到2050年,昆虫将会成为人类多种营养的主要来源。而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正准备在今年年底正式向成员国推广昆虫饮食。专家释疑说,人们对吃昆虫的反感主要还是心理障碍,同时,昆虫还带有寄生虫或未知的病菌。昆虫含高蛋白质……
古代吃虫可是贵族享受
在中国,早在3000年前,人们已开始烹食昆虫,据文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已将蚁酱作为天子的馈食。除此以外,还有蝉、蜂等昆虫供贵族阶层享受。在其后的文献中,亦有许多食用昆虫的记载。
唐朝贞观二年,由于京城长安一带闹蝗灾,唐太宗李世民在大臣的陪同下来到了御花园,看到触目尽是的蝗虫。他把袖子一捋,抓起一把蝗虫咒骂道:“老百姓以吃粮食为生,就算他们有过失,也都应算在我一个人的头上,你们要吃就吃我吧,不要危害老百姓。”说完就举起蝗虫往嘴里送。大臣阻拦他:“吃这样不好的东西会生病的。”而唐太宗回答说:“我正希望这些蝗虫把给百姓的灾难转移给我一个人!又怎么会因为害怕生病而不做了呢?”说着,他就把手中的蝗虫吞吃下去,令周围的大臣都非常感动。这也算唐太宗一生中吃过最另类的“御膳”了吧。
其实,在我国古代,寻常百姓也吃昆虫,比如三国时期东吴官修的国史《吴书》上说:“袁术在寿春,百姓饥饿,以桑棍、蝗虫为干饭”记载了将蝗虫充作粮食。我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徐光启在其所著的《农政全书》中也有类似这样的记载:“唐贞观元年夏蝗。民蒸蝗爆,去翅而食”。
其实你每天都在吃昆虫
不过,当你嘴里咀嚼着昆虫的时候,你肯定无法对来自潜意识里的排斥感视而不见。“公众对吃昆虫有着本能的抵制,”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学家罗兰·加鲁斯特证实说,“虽然大部分昆虫对农作物的传粉授精起着重要作用,其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要素之一,但其依然被认为是肮脏的、恶心的。”
昆虫专家说,人们对吃昆虫的反感只是不必要的心理障碍。为什么我们在品尝蚂蚱、蜗牛等时想不到它们的实体本身?人们每天都不知不觉地从果汁、面包中吃到500克的昆虫残渣。
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昆虫身上带有许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一般的烹饪加工方法如油炸、做汤很难彻底杀灭。而且这些病菌有些是人类尚未发现的,人体对此没有免疫功能,抵抗能力很差,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传染病。
“虫餐”对症还能治病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主任陈磊垚副主任药师介绍说,昆虫作为动物界中的一个纲,在中药材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世界最早记载昆虫药用价值的医学书籍《神农本草》中有药365种,记载作为药用的“虫”(广义的)有29种,其中属于昆虫的为21种。
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把广义的“虫”药扩充到106种,其中昆虫药为73种,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类。在该书中,他一共记载了食用和药用昆虫76种,比如《本草纲目》中记载:“蚁力最大,能举等身铁,人食之能益气力,泽颜色”。祖国医学认为,蚂蚁是一种温和的滋补药,尤其锌、硒含量最丰富,比自然界任何食品高10-20倍。陈主任提示说,并非所有蚂蚁都能吃,最好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下服用。杨璞 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