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的儿子今年8岁,自幼顽皮多动,从会走路时起就喜欢到处攀爬,不怕危险,经常摔得头破血流。他从不怕陌生人,到亲友家去玩时总是随便拉开抽屉翻东西。他7岁入学,上课时总是不停地做小动作,接老师的话茬,还喜欢搞恶作剧,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他在家做作业时也不专心,边做边玩,外面有一点小动静就跑出去看一看,作业做得脏乱潦草,粗心大意,还经常不……
张老师的儿子今年 8岁 ,自幼顽皮多动 ,从会走路时起就喜欢到处攀爬 ,不怕危险 ,经常摔得头破血流。他从不怕陌生人 ,到亲友家去玩时总是随便拉开抽屉翻东西。他 7岁入学 ,上课时总是不停地做小动作 ,接老师的话茬 ,还喜欢搞恶作剧 ,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他在家做作业时也不专心 ,边做边玩 ,外面有一点小动静就跑出去看一看 ,作业做得脏乱潦草 ,粗心大意 ,还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他还经常丢失文具或忘了带上课要用的书本。张老师曾经想培养他一些业余爱好 ,但他都是有始无终。由于多动严重影响了儿子的学业 ,加之管教困难 ,张老师带他到我院心理科就诊 ,希望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
经过体格检查、神经检查和智力测验 ,发现患儿大脑无实质性损害 ,也排除了品行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病、焦虑状态 ,最后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 -HD)。
ADHD俗称儿童多动症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此病无明显大脑实质性损害 ,智力正常 ,找不到明显病因 ,有轻微脑功能障碍 ,又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其患病率较高 ,能达到 1. 5%~ 10%,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由于学龄前儿童的活动量差异较大 ,所以在孩子上学前很难判断其活动是否超出了正常范围 ,一般要在 7岁前后 ,上了学 ,才能表现出来 , 8~ 10岁为发病高峰期。ADHD的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遗传因素、铅中毒、食物过敏、放射作用及轻度身体器官异常等。另外 ,家庭环境不良及家长教育不当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多动症的突出表现是 :主动注意和行为控制的障碍 ,自我控制力差 ,活动过多 ,注意力涣散 ,易冲动 ,任性 ,动作笨拙 ,言语过多并喜欢顶嘴 ,好打架 ,纪律性差。
治疗本病主要采取教育引导、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明 ,大剂量服用维生素对改善ADHD儿童的行为有一定的效果。近年来还发现 ,限制西红柿、苹果、柿子、人工调味品等食品的摄入 ,多吃绿色植物、肉类、蛋类也有一定的疗效。
随着年龄的增长 ,患儿长到青春期以后 ,多动行为一般都会减少 ,但仍有不安静、易冲动、注意力涣散等症状。成年后 ,约 1/3的患者还需要家庭给予照顾与帮助 ;约 1/3的患者可能有精神病、人格障碍、反社会行为、发育迟滞等问题。一般来说 ,智力偏低、有明显攻击等反社会行为、家庭环境不良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