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的出现,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困惑。心理学家给多动症孩子开出的处方是:要及早建立“红绿灯系统”在临床上对多动症诊断的标准是:注意力缺陷,不合时宜的多动,情绪冲动,有时还伴有偷窃等品行问题。形成多动症的内因是心理幼稚,即其认知、情感、意志的发育滞后于生理年龄。外因则是家长“先溺爱后专制”错误的教育模式所致。……
多动症孩子的出现 ,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困惑。心理学家给多动症孩子开出的处方是 :要及早建立“红绿灯系统”
在临床上对多动症诊断的标准是 :注意力缺陷 ,不合时宜的多动 ,情绪冲动 ,有时还伴有偷窃等品行问题。形成多动症的内因是心理幼稚 ,即其认知、情感、意志的发育滞后于生理年龄。外因则是家长“先溺爱后专制”错误的教育模式所致。
有专家认为 ,多动症这类疾病具有顽固的惯性 ,不是仅靠几粒药片、简单粗暴的训斥能奏效的 ,它的矫治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人的性格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 :一面是充分张扬的人性 ,另一面是尊重他人、恪守社会规则的自制力。因此 ,父母在充分舒展孩子天性的同时 ,不要忘了培养他的自制力 ,否则孩子就像没有刹车的车辆 ,后果是严重的。媒体上曾报道过这样一个实例 :孩子的父亲腰缠万贯 ,从小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他原在西部某省上学 ,有一天说要到北京上学 ,全家就搬到了北京 ,后来又说到南方去 ,全家就又迁到了南方。父母的一味迁就养成了他极端任性、霸道的个性 ,一次母亲仅批评了他一句 ,他举起凳子竟要砸人。面对 1.8米高的孩子 ,父母这时想管也管不了 ,只能整天以泪洗面。孩子清醒的时候 ,也知道自己不对 ,但已经控制不了自己了 ,因为父母从小没有培养他的自制力。
家长要培养孩子具有自制的良好个性 ,必须从小给孩子建立什么是可做的 ,什么是不可做的“红绿灯系统” ,设立明确的底线 ,不能因孩子的哭吵而随意突破。美国有一个四个孩子的家庭 ,孩子们极好的教养得到了周围人的一致称赞。那么 ,这些孩子的良好个性又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 ?父母道出了秘密 :从小培养。一次 , 8个月的孩子眼看要爬进厨房了 ,父亲制止他 ,但他仍往里爬 ,这时 ,父亲在他小屁股上拍了一下 ,孩子哭着退了回去。第二天 ,这个孩子又往厨房里爬时 ,父亲竖起指头摇了摇 ,孩子马上就退回去了 ,从此 ,他再也不爬进厨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