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已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父母、教师及社会对患者正确对待亦很重要。这包括以下几点:(1)明确疾病性质,正确加以对待。父母应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应设法了解病因,积极治疗,而不应采取粗暴、歧视、冷淡、责骂、惩罚等措施,这样做不仅会加重病症,而且会加重患儿的自卑、忧郁、孤僻或反抗心理。(2)逐步矫正多动行……
对已患有多动症的孩子 ,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 ,父母、教师及社会对患者正确对待亦很重要。这包括以下几点 :
(1)明确疾病性质 ,正确加以对待。父母应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 ,应设法了解病因 ,积极治疗 ,而不应采取粗暴、歧视、冷淡、责骂、惩罚等措施 ,这样做不仅会加重病症 ,而且会加重患儿的自卑、忧郁、孤僻或反抗心理。
(2)逐步矫正多动行为。应逐步减少孩子的多动行为 ,而不应定立过高的目标 ,要求他们马上变成安静的乖孩子。过分的要求只会导致彼此间的关系紧张。
(3)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社会活动 ,使他们能有机会渲泄过剩的精力。
(4)鼓励孩子的安静行为 ,用口头表扬、鼓励等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能静坐、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做事的习惯。
(5)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让他们从小养成按时作息、起居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并从有规律的生活中培养他们形成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 ,例如 ,吃饭时不看电视等。不迁就孩子的某些兴趣 ,例如 ,不能无限制地让他们长时间看电视或电影等。
(6)消除家庭中导致多动症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紧张因素 ,协调家庭关系 ,缓和家庭气氛 ,防止因家庭因素使孩子心神不宁、焦虑紧张和兴奋。
(7)规矩简单、明确。对这类孩子进行要求的要点 ,是防止他们的鲁莽行为损伤自己或危害别人 ,因此 ,所定的规矩能达到这种目标就行 ,不宜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
(8)恰当对待。父母既不能歧视、责骂或殴打他们 ,也不能以“病”为借口而过分迁就 ,使他们更加任性和好斗 ;既要耐心教育 ,又要严格要求。父母要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 ,相互反馈信息 ,共同促进患儿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