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并不都多动玲玲是个聪明的小女孩,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考试成绩明显下降。老师反映她平时上课虽然很守纪律,也能认真听讲,但让她回答问题时,总是不知所云。玲玲的家长也发现她在家做作业、复习功课时心不在焉,周围的一点点动静都会让她分心,作业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常常是错误百出。……
多动症并不都多动
玲玲是个聪明的小女孩 ,今年上小学三年级 ,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 ,考试成绩明显下降。老师反映她平时上课虽然很守纪律 ,也能认真听讲 ,但让她回答问题时 ,总是不知所云。玲玲的家长也发现她在家做作业、复习功课时心不在焉 ,周围的一点点动静都会让她分心 ,作业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而且常常是错误百出。于是 ,玲玲的父母带她来到儿童保健门诊。医生询问了有关情况 ,又为她做了身体检查 ,未发现异常。医生综合玲玲各方面的情况 ,诊断她患了“注意分散型多动症”。可爸爸妈妈搞不明白 ,玲玲是个文静的孩子 ,怎么会患上多动症呢 ?
医生解释说 ,并非所有多动症患儿都有活动过多的症状。除了“多动为主型”的患儿以活动过多为主要症状外 ,多动症还有以注意力涣散、“见异思迁”为主要表现的“注意分散为主型” ,以及两者症状兼有的“混合型”。
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在医学上又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或多动综合征 ,是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小儿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 (部分患儿无活动过多的表现 )、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因为其没有明显的智力减退和功能障碍 ,因此和脑发育不良及脑性瘫痪有所不同 ,不属于脑器质性的疾病。
研究发现 ,在孩子发育时期 ,如果神经末梢缺乏某些传递信息的物质 ,就会导致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当神经系统同时接受多种不同刺激时 ,孩子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反应 ,就会出现注意力涣散和无目的地不停变换动作等多动症症状。调查还表明 ,多动症与儿童吃糖过多有一定关系 ,多动症的儿童大多数嗜糖 ,糖分摄入过多可引起内分泌紊乱 ,导致激素分泌与神经介质的功能障碍 ,继而出现多动。
多动症儿童的就诊年龄多为 6~ 12岁 ,这是因为症状发展到该年龄时才逐渐稳定。实际上 ,发病的时间可早到婴幼儿时期 ,但由于往往不太明显或合并有其他的疾病症状而容易被忽视 ,父母应对自己的孩子多加关注 ,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两成儿童患多动症
据专家介绍 ,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越来越突出 ,全国发生率高达15%~ 20%。儿童多动症的小孩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 ,最小的患者只有 4岁 ;学习困难的小孩主要集中在 7~ 13岁之间。患儿童多动症的男孩比女孩多 ,比例约为 4∶ 1。儿童多动症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影响很大 ,如果不能及时矫治 ,常常妨碍儿童的身心发展 ,青少年时期出现较多的情绪抑郁和产生自卑感等 ,极少数青少年可能有人格方面的异常 ,并可能发展为精神障碍。
有关专家提醒广大家长 ,要多关注自己的孩子 ,关注他们的心理卫生 ,多和他们沟通 ,让他们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