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期间,许多人准备利用这7天的长假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于是,乘飞机旅游成了人们的最佳选择。但是,乘坐飞机时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例如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耳痛及耳鸣等。有的人会觉得剧烈眩晕,天旋地转,伴有恶心呕吐。更有甚者可出现休克。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航空性中耳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在人的中耳与鼻咽部之……
“五一”长假期间 ,许多人准备利用这 7天的长假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于是 ,乘飞机旅游成了人们的最佳选择。
但是 ,乘坐飞机时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 :例如耳内闷胀、听力下降 ,耳痛及耳鸣等。有的人会觉得剧烈眩晕 ,天旋地转 ,伴有恶心呕吐。更有甚者可出现休克。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航空性中耳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在人的中耳与鼻咽部之间有一弯形且狭窄的管道 ,称为咽鼓管 ,咽鼓管是中耳腔与外界联系的惟一通道。咽鼓管平常呈关闭状态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如打哈欠、吞咽等 )才开放。咽鼓管具有保持中耳腔与外界气压的平衡和排除中耳分泌物的功用。
当飞机上升时 ,外界气压减低 ,鼓室内形成正压 ,正压使咽鼓管张开 ,这时乘机者可能会感到耳膜有轻微的鼓胀感 ;而飞机下降时 ,外界压力逐渐增加 ,鼓室内形成负压 ,又受周围高气压影响而不易开放 ,外界气体无法进入鼓室 ,导致中耳负压增加 ,中耳黏膜水肿 ,血管高度扩张 ,人就会觉得耳膜有被压迫感。负压增加到一定程度 ,如咽鼓管仍不能及时开放 ,鼓室内外压力差加大 ,就会致使鼓膜内陷、充血 ;鼓室内血管扩张 ,可能导致中耳气压损伤 ,血清外漏或出血 ,表现为鼓室积液或积血 ,鼓膜充血破裂 ,严重的甚至出现耳膜穿孔、失听。
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有效措施是张嘴和吞咽。嚼吃是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最有效办法。嚼几粒糖果 ,或嚼几块口香糖使咽鼓管张开。若感觉症状仍未消除 ,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 ,闭紧嘴巴 ,用力呼气 ,让气流冲开咽鼓管进入中耳空气腔 ,而消除耳闷、耳重、耳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