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本是一种常见且能够治愈的耳病,然而,它却成了儿童听力致残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儿童听力残疾患病率高达5.6%。在导致儿童听力致残的多种原因中,中耳炎排在首位。针对这种状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耳鼻喉科孙建军主任分析说,这主要是家长对该病重视不够,导致患儿治疗不及时、不科学、不彻底引起的。据孙主任介绍,中耳炎是一组中耳……
中耳炎本是一种常见且能够治愈的耳病 ,然而 ,它却成了儿童听力致残的重要原因。据统计 ,我国儿童听力残疾患病率高达 5. 6%。在导致儿童听力致残的多种原因中 ,中耳炎排在首位。针对这种状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耳鼻喉科孙建军主任分析说 ,这主要是家长对该病重视不够 ,导致患儿治疗不及时、不科学、不彻底引起的。
据孙主任介绍 ,中耳炎是一组中耳系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的总称 ,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其发病原因与全身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如身体虚弱、抵抗力减退、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发生变态反应时 ,都可以导致中耳发炎。另外 ,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和慢性鼻炎、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等 ,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 ,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 ,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擤鼻涕等 ,均可使细菌沿着咽鼓管侵入中耳 ,导致中耳炎的发生。孙建军主任说 ,由于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 ,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从而引起咽鼓管阻塞或咽鼓管功能不良 ;同时 ,儿童期扁桃体和腺样体等处于生理性肥大阶段 ,更易引起咽鼓管阻塞。所以儿童期中耳炎的发病率比成人高 ,尤其是慢性中耳炎主要是从儿童期开始的。
儿童时期中耳炎不仅发病率高 ,危害也很大 ,治疗不及时还会严重损害听力 ,另外还会引发脑脓肿等多种并发症 ,甚至致人死亡。然而 ,儿童中耳炎症状比较隐匿 ,尤其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发病初始耳痛不明显或有轻微耳痛 ,接着就会出现听力下降。由于儿童表述能力较差 ,这些病症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 ,得不到恰当的治疗 ,于是就逐渐转化为慢性中耳炎 ,甚至造成听力的不可逆性损害。孙主任提醒说 ,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治疗效果很好 ,只要治疗及时 ,一般不会损伤听力。所以一定要注意对幼儿的健康检查 ,定期有目的地到医院做耳科检查 ,尤其是对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与扁桃体肥大、慢性鼻炎、睡眠打呼噜及体质较弱的孩子 ,应定期检查耳部 ,当发现有发病迹象时 ,一定要及时治疗 ,以免发生严重后遗症而追悔莫及。化脓性中耳炎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 ,不仅破坏听力 ,而且还会引起一系列的颅内、颞内、颅外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幼儿中耳乳突的骨质处于发育阶段 ,且身体抵抗力较低 ,所以化脓性中耳炎对其的危害更大 ,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 ,最终可导致聋哑。
临床实践已经证明 ,小儿中耳炎对听力的损害程度与治疗是否及时、是否彻底有很大关系。如果在发病一周内及时治疗 ,就只有 5%的患儿听力会受到影响 ;如果拖延病情 3周之后还未彻底治疗 ,则约有 30%的患儿听力会受影响 ;反复发炎的患儿 , 50%有听力障碍。
儿童中耳炎开始时多为急性中耳炎 ,只要在鼓膜未穿孔前及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 ,很快就能控制症状 ,避免鼓膜穿孔。值得注意的是 ,抗生素的应用最少要坚持 7~ 10天。急性中耳炎如果初次治疗不彻底就会转化为慢性 ,而且容易反复发炎 ,给治疗增加难度。
虽然中耳炎的危害很大 ,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中耳炎 ,目前都已经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孙主任介绍说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消除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疗法、激光疗法、乳突或鼓室探查术、鼓膜置管术等。对于一些难以治愈的慢性中耳炎 ,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目前已入寒冬 ,正是中耳炎的多发季节。孙建军主任提醒家长们 ,只有做好中耳炎的预防 ,加强中耳炎患儿的护理 ,避免病情复发 ,发现症状及时检查治疗 ,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孩子的听力 ,让孩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