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儿童中极其普遍的一种疾玻研究表明,反复发生肺炎链球菌性中耳炎的儿童体内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体(主要是IgA、IgG)明显较正常低,因此可通过合适的疫苗免疫技术提高抗体水平,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联合疫苗、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等。国外近年来对中耳炎有关的病原体疫苗研究日趋成熟,并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效……
中耳炎是儿童中极其普遍的一种疾病。研究表明 ,反复发生肺炎链球菌性中耳炎的儿童体内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体 (主要是IgA、IgG)明显较正常低 ,因此可通过合适的疫苗免疫技术提高抗体水平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联合疫苗、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等。国外近年来对中耳炎有关的病原体疫苗研究日趋成熟 ,并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疫苗已成为防治包括中耳炎在内的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已研制的中耳炎疫苗
中耳炎的病原体多为呼吸道感染病毒和细菌 ,最主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球菌及流感病毒等。与中耳炎的防治有关的疫苗主要是针对其病原体而研制的 ,主要有下面几种 :肺炎链球菌疫苗。早在 20世纪 30年代 ,人们即已研制成功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型特异性 6价疫苗 ,后随着抗生素的出现而在市场上消失。至 20世纪 70年代又开始对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的研制 ,并先后研制出 14价、23价多糖疫苗 (分别包括 14、23个血清型 )。 20世纪 9 0年代研制出的 7价肺炎链球菌多糖 -蛋白结合疫苗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突破。多糖疫苗仅引起非T细胞依赖型免疫应答 ,不能用于两岁以下的儿童。而蛋白结合疫苗产生T细胞依赖型免疫反应 ,对两岁以下儿童亦产生免疫记忆作用 ,可用于 6月龄或更小的婴幼儿。目前国外使用较多的蛋白载体是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 ,也有使用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的。但肺炎链球菌本身的蛋白 ,如PspA、肺炎球菌溶血素、PsaA及PspC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作为结合多糖的首选载体。这是因为 ,使用肺炎链球菌自身蛋白可以避免与其他疫苗如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产生冲突 ;其自身蛋白可以在免疫上对多糖起到补充 ,从而增强免疫保护作用 ;可提高对以后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免疫记忆应答。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杆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于 19 87年已获美国FDA批准使用 ,用于中耳炎预防的主要为未分型流感杆菌疫苗 ,预防未分型流感杆菌感染的结合疫苗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已经成功。Bakaletz等的绒鼠实验结果表明 ,未分型流感杆菌疫苗在包含LB1(细菌外膜蛋白中的P5 -丝束蛋白的提取物 )或脂蛋白LPD与LB1的结合物LPD -LB1(f)2, 1, 3时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因此该疫苗的研制应着重研究提取LB1。
卡他球菌疫苗。因卡他球菌在动物体内难以存活 ,因此无法用它来进行动物实验。制作该菌的疫苗相当困难 ,只能参照流感杆菌疫苗进行制作 ,利用外膜蛋白 (OMP)和寡聚糖 (LOS)来制备。
流感病毒疫苗。国外研究较多的是 3价流感病毒灭活疫苗、3价冷适应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CAIV -T)。CAIV -T只在机体上呼吸道繁殖引起免疫应答 ,而不会在下呼吸道繁殖引起症状。
这两种疫苗均包含 3种血清型 ,即甲型H1N1、甲型H3N2及乙型。
基因疫苗。目前已生产出流感病毒基因疫苗 ,这是近 20年利用流感病毒RNA基因节段及制作包含血凝素和神经酰胺酶基因的同种免疫原研制出来的。这种疫苗安全、易生产 ,如美国生产的CAIV -T基因疫苗。
■疫苗在防治中耳炎的应用研究中耳炎防治疫苗的研究进展
傅德明
中耳炎是儿童中极其普遍的一种疾病。研究表明 ,反复发生肺炎链球菌性中耳炎的儿童体内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体 (主要是IgA、IgG)明显较正常低 ,因此可通过合适的疫苗免疫技术提高抗体水平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联合疫苗、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等。国外近年来对中耳炎有关的病原体疫苗研究日趋成熟 ,并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疫苗已成为防治包括中耳炎在内的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已研制的中耳炎疫苗
中耳炎的病原体多为呼吸道感染病毒和细菌 ,最主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球菌及流感病毒等。与中耳炎的防治有关的疫苗主要是针对其病原体而研制的 ,主要有下面几种 :肺炎链球菌疫苗。早在 20世纪 30年代 ,人们即已研制成功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型特异性 6价疫苗 ,后随着抗生素的出现而在市场上消失。至 20世纪 70年代又开始对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的研制 ,并先后研制出 14价、23价多糖疫苗 (分别包括 14、23个血清型 )。 20世纪 9 0年代研制出的 7价肺炎链球菌多糖 -蛋白结合疫苗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突破。多糖疫苗仅引起非T细胞依赖型免疫应答 ,不能用于两岁以下的儿童。而蛋白结合疫苗产生T细胞依赖型免疫反应 ,对两岁以下儿童亦产生免疫记忆作用 ,可用于 6月龄或更小的婴幼儿。目前国外使用较多的蛋白载体是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 ,也有使用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的。但肺炎链球菌本身的蛋白 ,如PspA、肺炎球菌溶血素、PsaA及PspC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作为结合多糖的首选载体。这是因为 ,使用肺炎链球菌自身蛋白可以避免与其他疫苗如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产生冲突 ;其自身蛋白可以在免疫上对多糖起到补充 ,从而增强免疫保护作用 ;可提高对以后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免疫记忆应答。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杆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于 19 87年已获美国FDA批准使用 ,用于中耳炎预防的主要为未分型流感杆菌疫苗 ,预防未分型流感杆菌感染的结合疫苗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已经成功。Bakaletz等的绒鼠实验结果表明 ,未分型流感杆菌疫苗在包含LB1(细菌外膜蛋白中的P5 -丝束蛋白的提取物 )或脂蛋白LPD与LB1的结合物LPD -LB1(f)2, 1, 3时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因此该疫苗的研制应着重研究提取LB1。
卡他球菌疫苗。因卡他球菌在动物体内难以存活 ,因此无法用它来进行动物实验。制作该菌的疫苗相当困难 ,只能参照流感杆菌疫苗进行制作 ,利用外膜蛋白 (OMP)和寡聚糖 (LOS)来制备。
流感病毒疫苗。国外研究较多的是 3价流感病毒灭活疫苗、3价冷适应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CAIV -T)。CAIV -T只在机体上呼吸道繁殖引起免疫应答 ,而不会在下呼吸道繁殖引起症状。
这两种疫苗均包含 3种血清型 ,即甲型H1N1、甲型H3N2及乙型。
基因疫苗。目前已生产出流感病毒基因疫苗 ,这是近 20年利用流感病毒RNA基因节段及制作包含血凝素和神经酰胺酶基因的同种免疫原研制出来的。这种疫苗安全、易生产 ,如美国生产的CAIV -T基因疫苗。
■疫苗在防治中耳炎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