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是多么美好人类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声音的世界里,风声、雨声、雷声,鸟儿的婉转歌唱,溪水的潺潺流动,母亲的低吟浅唱构成了———声音。
听得见是多么美好人类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声音的世界里,风声、雨声、雷声,鸟儿的婉转歌唱,溪水的潺潺流动,母亲的低吟浅唱构成了———声音。
你觉得能听见这些声音是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事实可不是这样,听得见其实是项复杂工程:所有的外界声音,均需通过我们颅脑两边的耳朵以及相应的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去接受和感知,耳廓负责收集声音,经过耳道、鼓膜和中耳腔内三块精致的听小骨将声音进一步放大并传至内耳,此时声音经过声电转换,声能变为电能,这一过程就好比是麦克风将语音变为了电流,这有赖于内耳中的听毛细胞将声音变为电流后进一步通过相应的传导专用线路———听觉神经上传至听觉中枢,再经过分析加工后产生听觉。可见,任何这一听觉传导通路上的故障都会使我们无法正常聆听到外界的声音。
认识听觉塑造“关键年”科学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至三岁半是人脑塑造听觉中枢、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超过六岁学习语言较为困难。婴儿出生时,脑听觉中枢还需要三年左右不断“塑造”,才具备人类所独有的言语机制。条件是在这三年内必须听到说话声音。若这三年婴幼儿因耳疾不能或不正常听到声音,势必会影响脑听觉中枢的塑造。科学家们把这三年称为听觉塑造“关键年”。
换句话说,为了让儿童正常生成和发展言语能力,保障“关键年”有正常听力是非常重要的。听力隐性“窃手”———中耳炎对儿童来说,发病率相当高,对听力的影响很大,在不少发达国家,每年用于治疗儿童中耳炎的开支非常大,如在美国每年至少花费50亿美元。
中耳炎自己早察觉医生在日常门诊中经常遇到家长焦急地领着患儿前来就诊,诉说孩子一受凉感冒就叫耳朵痛,对大人讲话反应迟钝,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话听不清,成绩下降等等,结果医生一检查,告知其孩子得了中耳炎。那么,中耳炎有没有早期症状可以自我发现呢?有的。
早期症状: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胸闷、耳闭塞感、听力减退,可伴耳鸣。并有自声增强现象(即别人讲话听不见,而自己讲话觉得声音很大),有时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改善。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症状是耳闷堵塞感,病人常常形象地比喻就像耳内堵塞了棉花,甚至听力下降、间歇性耳鸣,发病前多有感冒史。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就该考虑他是否有听力下降了,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渗出性中耳炎急性期尚可有轻微耳痛,慢性者无明显不适,还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
总之,儿童一旦发生听力减退,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解除听力障碍,那样就不会发生上述严重后果。尤其是这种听力下降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许多小孩是由于听力下降才由家长领来就医的,可见家长要对孩子的日常行为细心观察,这样才不会因为并不严重的疾病而造成终生的遗憾。
除了孩子听力下降应该及时就诊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