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属祖国医学“阴痒”、“湿毒带下”等范畴。临床一般分为三型辨证施治,同时辅以坐浴疗法,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一、脾虚湿热型:症见带下清稀如水样,量多色白,绵绵不断,无特殊气味,外阴瘙痒灼痛,伴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脘腹坠胀,口中粘腻,大便稀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等,治……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属祖国医学“阴痒”、“湿毒带下”等范畴。临床一般分为三型辨证施治 ,同时辅以坐浴疗法 ,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一、脾虚湿热型 :症见带下清稀如水样 ,量多色白 ,绵绵不断 ,无特殊气味 ,外阴瘙痒灼痛 ,伴有面色苍白 ,神疲乏力 ,饮食减少 ,脘腹坠胀 ,口中粘腻 ,大便稀溏 ,舌淡胖 ,苔白腻 ,脉濡缓等 ,治宜健脾燥湿 ,杀虫止痒。方用四君子汤合萆薢渗湿汤化裁 ,处方 :党参、白术、茯苓、萆薢、苡仁各 20克 ,泽泻、百部、甘草、黄柏各 15克、丹皮 10克、白鲜皮 20克 ,上述为 1剂用量 ,水煎服 ,每日 1剂。
坐浴方 :虎杖 100克 ,苦参 50克 ,蛇床子3 0克 ,苍术、黄柏各 20克 ,花椒、冰片各 10克 ,将上药加水煎煮后 ,将药液倒入盆中 ,熏蒸及坐浴外洗 ,早晚各 1次 ,每次 30分钟。
二、肝胆湿热型 :症见带下量多 ,如豆渣样 ,质稠有腥臭味 ,心烦易怒 ,口苦而干 ,胸胁胀痛 ,大便秘结 ,小便短黄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数等 ,治宜清利肝胆 ,祛湿止痒。处方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各 15克 ,生地、当归、苡仁各 20克 ,车前子、泽泻、黄柏各 10克 ,苦参、白鲜皮各15克 ,甘草 10克 ,上述为 1剂用量 ,水煎服 ,每日 1剂。
坐浴方 :马鞭草 50克 ,苦参 30克 ,白头翁、石榴皮、蛇床子、黄柏各 20克 ,花椒 10克 ,冰片5克 ,将上药加水煎煮后 ,将药液倒盆中 ,熏蒸及坐浴外洗 ,早晚各 1次 ,每次 30分钟。
三、阴虚热灼型 :症见带下量多 ,质稠如豆渣样 ,阴部干涩、疼痛难忍 ,伴有五心烦热 ,口燥咽干 ,午后潮热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失眠盗汗 ,舌红少苔 ,脉细数无力等 ,治宜滋阴清热 ,杀虫止痒。方用两地汤合清热通淋汤化裁 ,处方 :生地、地骨皮、白芍各 20克 ,玄参、麦冬、知母各15克 ,黄连、黄柏、栀子、龙胆草、丹皮、生甘草各 10克 ,上述为 1剂用量 ,水煎服 ,每日 1剂。
坐浴方 :野菊花、蒲公黄、紫花地丁各 30克 ,苦参、百部、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各 20克 ,冰片 10克 ,将上药加水煎煮后 ,将药液倒入盆中 ,熏蒸及坐浴外洗 ,早晚各 1次 ,每次 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