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中接诊的痛经病人为数不少,大多数为青春期的学生,她们大多每月经行痛苦万般,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只能靠止痛药来解决一时疼痛之苦。笔者曾用中药和针灸疗法治疗“痛经”效果甚佳。痛经属中医“经来腹痛”“经行腹痛”的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1.情志因素:精神紧张,惧怕行经,情绪抑郁,或暴怒伤肝,肝郁气……
在门诊中接诊的痛经病人为数不少 ,大多数为青春期的学生 ,她们大多每月经行痛苦万般 ,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只能靠止痛药来解决一时疼痛之苦。笔者曾用中药和针灸疗法治疗“痛经”效果甚佳。
痛经属中医“经来腹痛”“经行腹痛”的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
1.情志因素 :精神紧张 ,惧怕行经 ,情绪抑郁 ,或暴怒伤肝 ,肝郁气滞 ,气滞血瘀 ,气机不利 ,经行不畅而痛经。
2.寒冷所伤 :过食生冷 ,久卧湿地 ,或经期游泳、淋雨或素体阳虚内寒 ,经行迟滞 ,经行不畅而痛经。
3.气血虚弱 :饮食不节 ,过度劳伤 ,脾胃受损 ,生血生化之源 ,或大病久病之后 ,气血损伤 ,气血运行无力而致痛经。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凡痛者不离“瘀” ,久病有“瘀”之说 ,故治疗方案要考虑活血化瘀之法。处方如下 :
中药基本方 :全当归 10克 ,西川芎 9克 ,白芍药 9克 ,益母草 15克 ,制香附 12克。延胡索10克 ,月季花 12克 ,川牛膝 15克 ,紫丹参 18克 ,川楝子 9克。
加减 :
①情志因素 :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即加 :桃仁 9克 ,红花 9克 ,蒲黄 9克 ,五灵脂 9克 ,路路通 12克 ,八月扎 12克。
②寒冷所伤 :因寒凝胞中 ,阳虚内寒即加 :附子 9克 ,官桂 3克 ,石楠叶 10克 ,桂枝 6克 ,吴萸 6克。
③气血虚弱 :因气血亏虚 ,即加 :党参 15克 ,黄芪花 15克 ,阿胶 9克 ,准山药 15克。
以上为中药疗法 ,以下再将针灸疗法介绍给大家 :
痛经急时施针 :
选穴为太冲、中极、三阴交等 ,疏肝解郁 ,调经止痛。
①情志因素 :加刺 :气海、曲泉 ,施泻法。
②寒冷所伤 :加刺 :地机、水道 ,并施温针。
③气血虚弱 :加刺 :足三里、气海、脾俞 ,施用补法 ,并施温针。
经过针灸、中药治疗数周期后 ,多数患者得以痊愈 ,一般就诊时使用针灸之法即刻除痛 ,再加以中药辅助之功 ,疏肝理气 ,活血调经 ,经前一周服用中药 ,经行施针 ,数个月经周期即愈。
(门诊痛经专科时间 :每周三下午 ,主治医师 :刘俊、季杰、陆凤英 )